美国高官拎着“制裁和污蔑”来访华,中国当然“婉拒”

文/行走斯图卡
7月15日,不少媒体报道了美国国务院二号人物温迪·谢尔曼可能访问中国的消息;但是根据美方公布的形成,谢尔曼此番亚洲之行将前往日本、韩国和蒙古国,并不包括中国,随后有进一步的消息指出:中方婉拒了谢尔曼访问的请求。
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16日报道称,有据四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拒绝美方提出谢尔曼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会面的计划,改由专门负责美国事务的一名官员接待后,美国取消了谢尔曼前往中国访问的计划。
在美方看来,由低级官员接待自己的常务副国务卿不对等,有失美国的面子;但是中国方面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很直接:现在的美国压根就没有沟通的诚意,来还是不来都一样。
对于中国这种做法,西方媒体展开了各种联想,无一例外都是将此描述为“中国故意冷落美国官员,是在玩弄政治游戏”,但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美国最近的各种做法,值得中国跟美国进行一次重要级别官员的会晤?
我们可以数一数:美军在一个月内两次派出军机窜访台湾;延长针对香港的“紧急状态”;参议院通过法案禁止进口所有新疆产品,还将制裁所有投资新疆的个人和实体;将中国新疆地区暴恐势力移出“恐怖组织”名单;将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入美国的“黑名单”。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想要跟中国谈什么,不平等条约吗?中国跟美国还有什么好谈的?当谢尔曼准备带着一大堆制裁和谣言,要来兑现为“胜利果实”的时候,中国给一个闭门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此前有美媒披露,美国财政部无意恢复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对此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也很简单“美方想多了”。五个字,说了太多的内容:美国在想什么?
想的是让中国出面帮助美国平抑通胀,转嫁经济危机,让美国吸血;想多了,就是告诉美国,如果不放下霸权主义的姿态,中国肯定没有兴趣跟他们进行接触。
对于美国的种种小动作,中国并不想过多理会,该抗议的抗议、该反击的反击,但是绝不跟着美国的节奏“与狼共舞”。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GDP达到53.2万亿元,其中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6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加速。
此前中国将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左右,不过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可以轻松超过这个目标,增速甚至可能达到8%,并且继续推动全球大宗商品和工业品市场发展。
这些消息让一些西方媒体五味杂陈,尤其是美国媒体。比如CNBC根据彭博社预计的8%和路透社预计的8.1%,炒作中国经济增长“没有达到预期水平”;CNN则大谈中国经济中“隐藏的结构性风险和警告信号”,还有人渲染中国跟疫情相关的出口繁荣“正在见顶”。对于它们的言论,一个最形象的评论就是:一群吃不饱饭的乞丐,隔着玻璃窗户对包厢里的满汉全席指指点点,这个油放少了、那个盐放多了……
中国的发展势头摆在这里、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也摆在这里,现在时间站在中国这边,不是中国求着美国,而是美国想求中国。既然是来求人,那就应该有求人的样子。美国展示给中国的,没有诚意只有恶意,中国当然不会开门迎客。谢尔曼拎着“制裁和污蔑”就想登门拜访,哪凉快就哪呆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