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玉面桃花总相逢》剧情小析(襄州连锁药铺“南封斋”之谜)

2022-04-10 11:27 作者:战狼31805  | 我要投稿

就目前来说,本剧是:

《包青天》+

《范进中举》青年滤镜版(《儒林外史》)+

《武林外传》吕郭婚后版(吕秀才升级为许榜眼)

PS:我个人认为这种题材的剧,基本是借鉴《包青天》的。

我估计编剧写的也有点自嘲,到了哪儿都有人想不开。给男主送台阶。

上次是银矿案……

这次是药材案?看来是的。



男主的大舅哥被打后,通过同事的“斡旋”,可算是解决了,不过话说回来了,那家

襄州的连锁药店——南封斋,不大可能是这个刚来半年的汤通判(弹幕里的“汤达人”)能弄出来的吧?


PS:华州在今天的陕西渭南地区(陕南),北宋时隶属永兴军路,这旁边隔了两个州,应该是隔壁省(路,地图标出)。




男主升职记:(这部剧还有点东西,襄州、房州都是北宋京西南路的下辖州府,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就是隔壁市)


(房州竹山县)上庸县县丞——(权)上庸县令——襄州通判?(正五品)

PS:其实北宋的榜眼(最为熟知的我个人认为应该就是韩琦,之前《清平乐》中他的戏份也不少)有不少都是从通判开始干的。男主花了十集左右的时间可算是回到了原有的职务,不容易呀。

(《北宋榜眼考》—— 李裕民)



不过通判这种副市长级别的政府官员就算出现空缺,人选能由宁王任命?应该是推荐吧(从后面来看果然是)。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截胡(出现了一个同级别的官员,说起来也是同窗,这是来杀熟吗?)。

(市级官员)通判是赵匡胤的发明,带有地方的“监军”性质。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赵匡胤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通判的差选,初由朝廷选京官任职,后改由转运使、制置使及提举司等监司奏辟。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皆可裁决,但须与知州通签文书施行。通判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起到了与知州彼此制约的作用,通判的设立也加强了北宋的中央集权。


《玉面桃花总相逢》剧情小析(襄州连锁药铺“南封斋”之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