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单科普】什么是中科院分区?

2023-01-09 14:20 作者:小许真的睡不着  | 我要投稿

摘要:主要介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的基础版和升级版之间的区别及其覆盖内容,超越指数的工作计算方式,综合性期刊的评价方式,期刊的中科院分区的具体查询方式。

 一般说的中科院分区是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该分区表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从2004年开始发布。该分区表自2019年推出升级版,在2019—2021年期间,并行发布基础版与升级版。2022年开始只发布升级版。

1.什么是基础版与升级版?

期刊分区表(基础版)只涵盖SCI(即科学引文索引,http://www.isinet.com),不包含其他数据库的期刊,共13大类,176小类。其分区的指标是将每个大类的SCI期刊按3年平均IF值划分为1区(最高区)、2区、3区和4区四个等级。平均IF值前5%为该类1区、6%~20% 为2区、21%~50%为3区,其余为4区,呈现金字塔形分布。

图1:分区示意图(图源公众号:浙大一院图书馆)

需要指出的是,基础版分类标准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 如果期刊中存在一篇超高引用的文章的话,其会有很高的if值,从而将会拉高了整个期刊的整体均值。

  2. 冷门学科发文数量少,引用低,不能单单仅仅以IF值评价其价值性。

  3. 基础版分区指标是三年均值IF,IF值可能存在人为操控的情况,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review综述的引用率都很高,某个期刊为了拔高IF值提高分区,会偏好性多发review。

  4. 基础版对于多学科交叉的工作难以体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入了期刊超越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提出了升级版期刊分区表(升级版)包括SCI期刊, SSCI期刊和ESCI收录的中国期刊,有18大类,228小类。相对于基础版,其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构建了论文层级的体系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其次,其解决了if的数学性质导致的评价缺陷问题。


2.期刊超越指数是如何起作用的?

期刊超越指数:随机从期刊A中选择一篇论文,其引用数大于其他期刊随机选择一篇相同主题、相同文献类型论文的引用数概率。                

具体概率计算过程如下图:


图2:期刊超越指数计算流程(以phys.rev.lett为例)

具体数值过程链接:https://www.yuque.com/scientometrics/fenqubiao_blog/cz7aml

3.综合性期刊如何评价?

综合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汇集了不同学科领域(物理化学,农业工业,材料生物等)的研究成果。由于研究特点的差异,不同学科的篇均引文不宜直接比较。根据《"期刊分区表"综合性期刊评价方法||工作方案》先将综合性期刊的每篇论文划分到一级学科,然后计算每篇论文在相应学科的影响力,最后汇总整本期刊的影响力水平。

具体思路:

(1)    对论文进行学科分类。将综合期刊的每篇论文(article+review)依据其引用期刊和被引期刊的领域分布进行学科分类,划归到相应的一级学科。

(2)    计算论文在各学科的分区。分别计算各期刊论文在不同学科的篇均引文,以一级学科的分区阈值为依据,给出综合期刊在各一级学科的分区结果。

(3)    确定综合期刊的分区结果。以综合期刊在各一级学科的分区结果为基础,计算得出综合期刊的分区分值(根据发文数量给不同学科赋权)。

详见《"期刊分区表"综合性期刊评价方法||工作方案》,百度即可。

4.如何查看中科院分区?

方式一:网站查询,链接:https://www.fenqubiao.com/

征订单位用户可使用公众账号和密码进入系统查询2022年的分区表数据,可通过关注公众号“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获取单位账户密码。

图3:网站查询页面图

 

方式二:通过微信公众号:fenqubiao/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

关注公众号后在自定义菜单栏点击:期刊分区。即可查看。

图4:公众号二维码


方式三:通过小程序: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

方式四:通过各种浏览器插件查看

如火狐浏览器中的“easyscholar”可以在使用数据库检索过程中自动显示分区,这篇文献为中科院分区sci升级版2区文章,而在基础版中则为3区。


图5:使用插件后的检索(在wos数据库中以农业机器人为例)


想要更深入更多地了解中科院分区的信息,请关注公众号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

 


【简单科普】什么是中科院分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