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军神还是庸人,历史该如何评价武田信玄?

2023-03-21 18:20 作者:牧岛先生  | 我要投稿

对日本战国稍有了解的人,肯定都知道武田信玄这么一号人。他是战国时代的超级军神,无数大名的精神偶像,令德川老乌龟辗转难眠的终极猛男,和越后之龙相爱相杀的甲斐之虎。他那平推一切的赤备,天下无敌的武田24将,以及经典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还有他与春日原助、高坂昌信之间的禁忌之恋,直到今天都是无数迂腐女子的YY素材。

但是,在严肃认真的历史学界,关于战国时代的武田信玄的治国统兵,究竟是个什么水平,其实争议非常大。

有多大呢?

大概有月球那么大。

争议的焦点,就是《甲阳军鉴》和山本勘助。首先,玩过战国无双的人都知道,武田家有个天才军师,名叫山本勘助,此人基本上等于日版诸葛亮,给武田信玄出过很多计谋,包括堪称人间迷惑行为的“啄木鸟战法”。但是,目前只有《甲阳军鉴》中,明确记载了武田家里有山本勘助这么一号人,而《甲阳军鉴》是在江户时代的1610年以后写成的,传说作者是原武田家大将高坂昌信。
但问题恰恰就在这《甲阳军鉴》上,“甲阳军鉴”顾名思义,就是“甲斐国的军事凭鉴”的意思,记载了武田信玄的兵法、军制、策略……虽说名字叫《军鉴》,但此书也记载了很多与军事无关的历史细节。不过,首先这本书的记载和其他史书出入巨大,比如妙法寺记。另外,这本书在一些重大事件的记载上也有错误,比如武田信虎放逐的时间、武田妹夫诹防赖重的死亡时间、长板长闲的临阵脱逃(实际上是战死)等等。甚至还杜撰了很多不存在的历史细节,比如马场信春与织田的战斗,织田与足利义昭的秘密联络、武田家对飞驒战事与从属状况……

而最最可疑的是,此书的作者高坂昌信死于1578年,但此书称呼足利义昭的时候,却使用后者的谥号(足利义昭死于1597年)。莫非他高坂昌信是大预言家?

当然,后来也有学者声称《甲阳军鉴》并非高坂昌信所写,而是山本勘助的儿子的手笔。但这种说法的问题就更可疑了:山本勘助的原名叫山本菅助,是山县昌景的随从,而不是武田信玄。而此人在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之后,就没有历史记载了。对他生平的详细描述,仅限于《甲阳军鉴》一书,而没有任何旁证。

而就算是山本勘助的儿子写的,时间上也很难对得上。因为根据《甲阳军鉴》,山本勘助死于1561年,享年69岁。而《甲阳军鉴》是在他死后50多年才写成的,按照古人十四五岁就结婚的尿性,他儿子写成《甲阳军鉴》的时候少说也八九十岁了。

所以,《甲阳军鉴》的真实性非常可疑。

这个时候有人要问了,明明说的是武田信玄,为啥偏要逮着《甲阳军鉴》说呢?因为《甲阳军鉴》的可靠性存疑,所以被它吹上了天的山本勘助和武田信玄也就一起变得可疑起来。

而且,《甲阳军鉴》是唯一一本详细记载了川中岛合战过程的史书,所以目前所有描述了川中岛合战的二创作品,也都以这本书的描述为准。但由于缺乏史料,甚至直到今天,川中岛合战中的双方派了多少人,都还是未解之谜。

那么,既然武田信玄的战绩受到了质疑,那么和他比肩的上杉谦信也就一起受到了怀疑。众所周知,上杉谦信一生绝大多数胜仗都是跟叛军打的,其一生也基本没有离开过越后以及周边地区。此人最值得掰扯的战绩就是川中岛合战和手取川合战,而这两场战役,正好都因为缺乏史料记载而饱受质疑。

另外,著名的谦信公赠盐的故事,也是在公元1696年的《谦信公年谱》中记载的,并没有任何旁证。如此一来,上杉姐姐不仅军事能力,甚至人品也值得怀疑了。

大半辈子都窝在北方的谦信公姑且不谈,一生都致力于开疆拓土的武田信玄,其一生占领的最大版图,也就是甲斐、信浓,以及骏河。

跟织田、丰臣当然没法比,和“领十余国,雄霸中国”的毛利家也差得远,甚至不如“三国太守”的岛津。

所以,后世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武田家灭亡之后,武田残部大多归附了德川和织田。所以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之后,刻意抬高武田家,一方面可以间接抬高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拉拢这些武田旧部。再加上昭和时期,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泛滥,民间流行起了对古代名将的吹嘘崇拜之风,而且武田信玄还碰巧是抗击大逆不道、架空皇室的“德川老乌龟”的正义奥特曼,所以就把武田信玄捧上了神坛。

而实力逆天的毛利和岛津,一方面在关原之战里站错了队,另一方面又因为实力过强而一直受到德川幕府的压制,所以战绩反而变得暗淡了起来。

不过,这倒也不是说武田信玄就是个废物,或者《甲阳军鉴》就是一堆废纸。能在乱世中立足,武田信玄自然是有一定实力的,只是肯定没有书里吹得那么神,而《甲阳军鉴》对军制和军团训练方法的记载也是比较考究的,也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军神还是庸人,历史该如何评价武田信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