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测】各模块的瓶颈在哪里?一文带你看懂攻略

2022-07-09 21:45 作者:先生坐何至于此  | 我要投稿

    行测做多了的人大多有这种感受,明明练了很多题但分数就是上不去,莫名其妙。本文基于此便浅析一下各模块的能力构成,带你了解一下如何突破瓶颈,走出自闭。

    首先是常识。这部分还是要分一下不同级别的卷子。就稳定性来说,地方事业编>国考>省考。并且,如果目标分数<75分,那么其实大多情况下都不需要突破常识的。

    但如果你真要练常识,你会发现一件事情,你练了很多但是分数还是上不去。这时你就要反思一下,你现在所学的常识究竟和你考的卷子联系有多少?

    如果是事业编,最好就是基于哲学法律行政这三个模块深挖,细细地学,把该拿得分拿到手;国考的话,按照粉笔的那套来加上看一些时政足够;至于省考,最好就是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把初中学过的东西再好好学一遍。

    接下来是言语。言语模块有个特点,很多人刷了很多题但是还错那么多;而有些人去听了名师的课,正确率反而降低了。抛开不懂词汇含义的低级问题(不会就去学,去积累),这都是什么原因呢?

    言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材料长看的恶心,根本读不懂材料意思,不认可所给答案的解析。

    第一个材料长,这个东西需要你多读小说和你爱看的东西,这样可以降低你的痛苦。但是读的时候你要强制自己一个短句一个短句地看,不要和之前一样单纯为了追文赶进度了解剧情刷地一下过去,你必须要注意到这个短句的每一个细节。

    第二个读不懂材料意思,对于这个东西多看新闻,就看新闻,这样还可以练到申论和常识,一举三得,然后推断这么做是为了突出什么。之所以没效果就是积累得还不够多,多积累就好了。

    第三个是最难解决的,不认可所给答案的解析。人最牛逼的两个技能分别是改变环境和适应环境,放考公中就是洗别人的脑和自我洗脑。当然在没考上之前,你就只能自我洗脑。很多答案解析你一看就觉得这时无理取闹,不能这么想,你就认为这不是自己没想到,而是他想错了,对的是你!

    对于这种问题,想要解决有几种途径:一是找线索,把这道题当成判断推理来做,然后一个个排除得出正确答案。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弊端,就是很多题排除到最后还是会演变成一个二选一的死局,但是至少能提高一部分正确率,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固执的人。

    二是找一个对你胃口的言语理解老师,言语理解老师别听名师的课,就听你认可老师的课。言语理解一定是要你认同这个老师的解题思路,双方统一三观才能把题做下去。要不找了三观不合的名师看了你也不认可,该错的还是错,浪费时间。尤其遇到你和他起冲突的题,你会认为反正名师做行测言语也不能百分百对,那这题错的是他而不是你。当出现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

    三是洗自己的脑,强迫自己接受,这必须是一个天才才能做到的事,毕竟进过国考省考面试的很多言语也都是六十到八十正确率,靠其他模块提起来的。换句话说,你都能洗自己的脑了,那为什么你还是一无是处,那么多年都还没转变正确的学习态度?

    数量关系,最多的就是不明题意、不知道关系,以及看了答案后你连连摇头感觉自己根本就想不出来。

    很多人做题的时候都不知道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牛吃草问题只注意到牛吃了草,完全不知道草还会长。对于这种问题可以找随便一个成熟的机构把它的数量关系的课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看一遍,了解所有主流题型的出法。

    不知道关系,很多时候就是题目中给出的主体太多,信息太多。对于这类题目,一定要确定一个基础主体,设完未知数之后根据信息将这个主体进行变化,构建新的方程,然后利用这些方程来解。虽然很多题目有秒杀解法,但那都是建立在你对这个题目关系足够了解之上的,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国考省考前几题和事业的大多题,更多情况下即使你看到这道题,意识到有秒杀解法,你最好还是先理清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再继续。

    至于完全想不出来的,一定要先假设情形,尽可能地构建这个情形,把每个能想到的可能写出来,把图画出来,尝试性地穷举四五个情形。当然这是建立在这分你非要不可的基础上的,要不时间宝贵,优先拿简单的分更重要。

    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出问题纯粹是练少了。这两种东西连反思复盘都不需要,虽然刚开始你会掉进各种各样的坑里,正确率也上不去,但当你练了足够多的题之后,你的直觉自然会告诉你哪个地方出题人会挖坑。硬要说方法的话,就是做错的题隔一段时间再做一遍,反复拷打自己。

    最大的瓶颈还是否定自己,认为自己的努力看不到收获,或者努力也考不上,然后天天内耗,注意力没法集中,学习效率降低,越学越拉胯。

    所以把自己当成第二名就好了!自我洗脑的第一步是自信!

【行测】各模块的瓶颈在哪里?一文带你看懂攻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