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跑步与风景
风景是由光对物的反映所显露出来的一种景象。犹言风光或景物、景色等,这是百度百科上比较简单的介绍。我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在心中对风景进行解释。有的人认为风景便是名山大川,是黄山莲花峰顶波涛汹涌的云海,是壶口瀑布滔滔不绝的黄河水,集自然风光与美景便是风景。有的人认为风景是五彩斑斓的都市霓虹灯,雄伟大都市中矗立的摩天大楼。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自然的还是人造的,有人欣赏便是风景。兴致所至,即便是普普通通的一幅画面,也会勾起心底的思绪。
我很少晨跑,这跟个人作息时间有关,所以早晨的风景是没空欣赏的。秋冬经常是四五点跑步,春夏可能是六七点,如果很热的话那会更晚。
我喜欢在操场跑步,人多,有氛围。虽然偶尔也会产生竞争关系,后方突然有人跟上或者前方发现有人跑步,那就要开始提速拉。如果是白天有大一大二的人在操场上体育课,那我多半会跑的很快,不习惯在别人面前跑的很狼狈。我记得我最快的十公里和第一次半马就是在有人上课的操场上达成的。
我期待在跑步途中遇到有趣的人或事,期待遇到朋友然后跟他打个招呼。傍晚的操场上是形形色色的学生,有男生宿舍结伴刷步道乐跑的,有女生宿舍六人结伴闲聊的,还有小情侣结伴说情话。淮北位于中部地区,空气略微有点干燥,操场的灯光很微弱,只能依托灯光看到人的轮廓,当远山的边界与漆黑的天空融为一体,那天我多半就跑完了。
除了看人,跑步看的最多的还是天空,淮北地处中部,空气有点干燥,这所城市从前是靠媒碳生存,开采煤炭破坏了生态环境,后来能源枯竭,开始了绿色转型,所以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天空高远,深邃澄澈,抬头尽是满眼蔚蓝。层云和卷云是这个地区出现比较多的云,高高悬挂在空中,是傍晚霞光完美的绘板,不过我更喜欢雨前雨后飘来的大片白色积雨云,它们下沉的会更低,同时也更加的壮观。有时上空汽流流速很快,云朵在移动的过程中肉也可见的变化着,凤凰或者神龙的形态我好像都有看见过。抬头仰望会从心底生出一股个体在自然中的渺小感,于是便升起对宇宙的幻想。算了,还是好好跑步突破自我吧。
四季轮回,风霜与雪,阴雨天晴,我基本在各种天气里都有跑过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好的有趣的事情我都不记得了,只有那些印象极深的才能清楚的回想起来。刚开始跑步的第二个月底,我突然萌生了跑十公里的想法,跑完第一天后第二天我感觉还能跑,然后接着又跑了第三天,我的极限在哪?我可以连续跑多少天十公里?对自我的探索点燃了心中的热情,然后一发不可收拾。那次连续跑了八天,中途有一天下雨了,雨还有点大,在路上不知道是老师还是学生,亦或者是学校工作人员,看到路上被淋湿狂奔的我,主动停车要带我回宿舍,我说我是在跑步。这善意让我记了很久。
21年秋,秋雨后,篮球场边那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上铺满了以金黄色为主色的落叶,雨水进入坑里,水泥路面被铺成一面镜子,映照着路边树木和白茫茫的天空,我仿佛奔跑在云海间,脚步溅起阵阵涟漪。那种置身于天地之间,如同被天地两面镜子映照的感觉让人感到非常惊艳。
在大学期间,我最喜欢两条路线,一条是校外环校道路,一圈跑完9公里,这个条路线可以迫使我不会中途偷懒,东门路边的香樟,后山的网红隧道,一个临近出发点,一个临近终点。对于当时能轻松跑5km的我来说,如果跑完5km想回去,不管走哪条路,都是全程接近10km。我最喜欢的一条路线是南湖公园路线,这条路线挑战性很强,从学校出发全程差不多是一个半马,南湖景色宜人,南湖面积很大,淮北多风,所以岸边能听到如海边一样哗啦哗啦的水生,同时带有凉爽水汽的微风也能让我跑的更舒服。傍晚夕阳洒落在波澜的水面上,闪烁着金色的光。景色好,游人多,道路平坦,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这跑步呢?
不过自然风景长存,想看的的时候随时可以去看,五岳不会消失,长江黄河不会流尽。但是长跑的风景只有坚持到一定程度才可以看见,窥见真实的自我,窥见内心的风景,这风景无形无相,如果按照我开篇提到的风景的定义,用风景来描述可能不太合适,那就在加以修饰一下,心灵的风景。一次次打破对自我的认知,一次次超越自己的极限。第一次五公里,第一次十公里,第一次十五公里,第一次半马,跑步里程100km,500km,1000km,2000km。过去那些我曾经认为自己绝不可能做到的事逐渐成为现实。我想要更好的看见心灵的风景,所以我会一直跑下去,直到跑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