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最后的棒棒有感
最后的棒棒是一部又纪录片,讲的是一名叫做何苦的退役中校来到重庆一个叫做自力巷的地方拜那里的棒棒老黄为师成为棒棒军,拍摄了属于那里的一群棒棒的故事。说起棒棒,我最先想到的还是那部以前在川渝地区家喻户晓的山城棒棒军,我从童年时代就断断续续看了几集,印象深刻,最后真的把这两部剧拿出来看完还是在大学。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山城重庆,那个时候重庆还没有从四川分出去,车牌号是川B,现在川B属于我老家绵阳。我没有去过重庆,但是知道一些关于重庆的事情,比如李白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那个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不也是病死在白帝城,还有作为历史爱好者肯定知道的钓鱼城,还有火锅和重庆小面、合川桃片等等。很多影视作品也喜欢选择重庆作为拍摄地,比如“疯狂的时候”贾科长的“三峡好人”还有我在B站看的第一部校园剧“风犬少年的天空”我很早就知道山城重庆,知道那座3D魔幻城市,有些时候你以为自己在一楼平底,结果看下去却在很高的地方,这让我这个恐高患者很难受。而山城棒棒军也是因为山城重庆的地形,上坡下坎,运送货物和搬东西很不方便,应运而生。在我们那里或者其他地方,也有拿着棒棒和绳子的人,不过我们叫挑夫或者搬运公,也没有形成重庆那种山城棒棒军的称呼。
我第一次知道何苦导演“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是高中看到一篇重庆学生写的获奖作文,她写到随着时代的进步,棒棒这种职业茫茫消失,成为了历史。我当时很感兴趣,不过没有条件和机会去看这部纪录片,等到我完整看完都在大学了,还在B站发现了何苦导演的账号,还跟着去关注了他的抖音号,看了追山人,看着更新的追山日记。最后的棒棒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可能最重要的是记录故事的真实,表达的真诚,比如故事中的老黄,基本上这辈子都非常劳累,自己也换上重病,可是身上依然有那种劳动人民的朴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然还有对于老杭、老金等人物的刻画也是非常打动人的。时代进步了,很多通过体力劳动进行的工作也被机械化替代,但是依然有很多人用传统的方式生活和工作。那些棒棒基本都来自农村,抛下父母和儿女,进城打工,成了农民工,在最便宜和简陋的地方居住,在城市里出卖着自己的剩余价值,拼搏奋斗很多年,有些时候发现城市并不属于他们,作为建设者、默默奉献的他们只有离开城市,回到老家,有些时候患上重病,更是痛苦。那种三农问题今天依然非常严峻,希望未来那些劳动者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
无聊写了这么多,也没什么逻辑,就当一些胡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