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很冷,2019会暖起来吗?

2018年已经过去,但是它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寒冷并未消散。虽然2018年12月各品牌的销量数据还没有出炉,但根据前11个月的销量数据,各大汽车品牌谁哭谁笑已经摆在了明面上。
纵观2018年,有些品牌逆势上扬,销量口碑两开花;也有些品牌“跌跌不休”,心里一把酸楚泪。整个中国车市也出现了28年以来的首次逆增长,2018年很冷,2019年会暖起来吗?

1
关键词:增长
2018年前11个月的销量对比2017年同期,能够取得增长的品牌并不多,在大环境遇冷的情况下,作为单一的品牌能取得销量上涨其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而前十当中有一家自主品牌的表现格外亮眼,它就是吉利。
查阅去年的成绩,吉利以1202963辆的成绩排名第六,而今年前11个月,吉利已经取得了1292876辆的销量成绩,力压丰田夺得季军。这并不偶然,自从收购沃尔沃以后,吉利的发展就变得顺风顺水,同时借势成立了旗下高端品牌“领克”,当年的18亿美元,吉利早已经挣回来几十倍了。

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吉利与长城的“黑公关”事件、领克03比赛时给对手换雪地胎,吉利多款车型被投诉车身生锈,这些负面新闻的背后,多多少少还透露着自主品牌的不自信以及生产工艺的不严谨,2019或许是时候好好提升自己了。
合资品牌仍然是日系与德系两大豪强领衔,大众以11个月2862364辆的销量成绩一骑绝尘,甚至比第二名的本田和第三名的吉利加起来还要多。虽然大众仍旧霸占着榜首的位置,但大众实际上也是问题重重,首当其冲的仍然是双离合变速箱的问题。
刚刚过去的2018年12月,山东青岛就曾爆发过大众车主集体维权的事件。维权车主控诉大众DSG双离合变速箱存在异响、顿挫、抖动以及倒挡失灵等情况,除了要应对车主的维权,大众还要参加中保研C-IASI的“考试”。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大众旗下售价二十多万的途观L和中级轿车迈腾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都未能合格,途观L更是获得了P级的最差评价。多年以来,大众一直在消费老桑塔纳和老捷达留下的口碑红利,随着年轻消费者群体日益壮大和自身口碑下降,大众跌下神坛是迟早的事情。
其他获得销量增长的有本田、丰田、比亚迪等。最为令人费解的是本田的销量增长,2018年经历了沸沸扬扬的“机油增多”事件之后,消费者对于本田1.5T的车型仍然趋之若鹜,思域在C-IASI的测试中B柱折断也没能挡住消费者选购的脚步,看来冠名“3·15”真是事半功倍。

2
关键词:下跌
说完了销量上涨的品牌,就必须说一说销量下跌的品牌了。不少昔日辉煌的品牌逐渐被市场抛弃,跌幅较大的品牌分别有,夏利(-100%)、金杯(-63.3%)、纳智捷(-54.4%)、福特(-50.6%)、海马(-50.3%)、铃木(-50%)、森雅(-48.2%)、力帆(-45.3%)、东风风行(-43%)、讴歌(-40.4%)、Jeep(-37.2%)、北汽自主(-37%)、幻速(-36.8%)、马自达(-12.1%)等等。
这当中不得不点名批评的就是Jeep,整天以情怀品牌自居,却难以拿出像样的产品,不久前在国外的碰撞测试中,Jeep当家花旦牧马人甚至只拿到了一颗星的安全评价。而在国内,自由光和指南者等车型上搭载的2.4L自然吸气发动机烧机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号称“东瀛宝马”的马自达在2018年也过得不快乐,卖出去的车少几辆,研发转子发动机的钱就少几十万,马自达表示很痛心。但是很痛心的马自达却不愿降低身价,在大众都能优惠两万的情况下,马自达依旧只有几千元的小幅度优惠。
优惠幅度小不要紧,毕竟真爱粉还是愿意掏腰包的,真正让马自达销量下跌的,是昂克赛拉“久病难愈”的“喷油嘴堵塞”问题。该问题主要集中在1.5L车型,马自达官方一直没有表态,对于上门维权的车主,马自达4S店也是各种搪塞敷衍,还让车主花冤枉钱购买燃油添加剂。

相比销量下跌,有些品牌过得更惨。2018年,铃木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奇瑞、宝沃以及力帆等品牌为了续命或出售股份,或出售资质。虽然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差钱”,但事实却无情的揭下了脸上的遮羞布。
销量上涨的品牌,产品质量有口皆碑,销量下跌的品牌,原因却是各有千秋。有些是因为品质差,有些是因为品牌新,但不管怎样,2019年都将成为它们生死考验的一年,双积分政策、国六排放等等一系列政策,是机会还是**,2019年结束才能见到分晓。

3
关键词:新能源
2018年不少传统车企叫苦不迭,唯独新能源品牌喜笑颜开。2018年1-11月,我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86.6万辆,同比增长88.6%,新能源汽车可谓形势一片大好。燃油车销量遇阻的传统车企纷纷调转枪口,去争夺新能源汽车这块大蛋糕。
不仅传统车企想要吃上一口新能源汽车的大蛋糕,快速成长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迫不及待。2018年前11个月,蔚来交付了5409辆纯电动ES8,然而,蔚来ES8从交付之日起就处在了舆论漩涡的中心,车机死机、续航造假、安全气囊碰撞后未弹出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不得不怀疑造车新势力的实力究竟几何?

2018年是中国汽车行业深化改革开放的一年。7月宝马增持华晨宝马股份至75%,打破了多年来合资品牌的经营模式。12月特斯拉上海工厂破土动工,结束了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必须合资的历史。中国的汽车行业越来越开放,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2018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首次盈利,Model 3也突破了产能天花板,这标志着特斯拉从蹒跚学步的“儿童”,正式成长为年轻体壮的“少年”。没了政策的保护,自主品牌能否招架住外资品牌的进攻呢?2019年我们拭目以待。

4
车神辣评
2018年的中国车市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强者愈强,弱者更弱。2019年,对强者来说,如何继续保持增长是最大的问题;对弱者来说,如何继续苟延残喘是最大的考验。
2018年不少品牌吃尽了苦头,有些品牌甚至一走了之。但我们绝对不能忘了,黎明前的夜才是最黑的,中国汽车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撑过了2018,2019还得接着撑,熬过黑夜才能见到曙光。

中国汽车行业如今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来自越来越开放的汽车产业政策,机遇同样来自越来越开放的汽车产业政策。在品牌资历更老、技术沉淀更厚的外资品牌面前,自主品牌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摒弃之前的拿来主义,潜心搞设计、搞研发。
我们预测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19年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得益于更大的电池容量与更高的电池密度,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大幅度增加,这将极大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涉足插电式混动汽车,对消费者来说,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选择面会更广,消费者选择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概率也会更大。

你可能还想看:
同一款车型,为何中美碰撞测试结果大相径庭?
东风风行,你可真行!
寒冬中的猎豹,还能挺多久?
冬季考验来临,本田“机油门”召回效果如何?
双离合,大众的法宝还是乐色?
上汽斯柯达,实在“不简单”!
马自达,你为什么叫好不叫座?
高价单挑汉兰达,CX-8底气何来?
车驰神往——给你最喜欢的汽车文化

微信号:ccsw01
我们在这

汽车头条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微博 | 企鹅号 | 搜狐号 |
网易号 | 车家号 | 大鱼号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