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吴敬梓 著)_梗概 之 第三十六回 常熟县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贤主祭
应天苏州府常熟县麟绂镇,虞老秀才的儿子人到中年尚无子嗣,夫妇两个到文昌帝君面前去求,得偿所愿生下虞博士虞育德,字果行。这小虞三岁丧母,太翁六岁上替他开了蒙。虞博士十几岁时,虞太翁得病临危把虞博士托与祁太公。祁太公反倒请虞小相公做先生教他儿子的书。虞博士自此总在祁家教书。
常熟是极出人文的地方。虞博士到了十七八岁,就随云晴川先生学诗文。祁太公告诉小虞作为寒士单学诗文于生计无益,须要学两件寻饭吃的本事。又让他去买两本考卷读读,准备去应考,进学。虞博士言听计从,到二十四岁就进了学。次年,到二十里外杨家村去教书,每年三十两银子。
又过了两年,凑银子结了黄府上的亲事,夫妇两个,仍旧借住在祁家。又过了两年,积攒了二三十两银子的馆金,在祁家傍边寻了四间屋,搬进去住。两口子节衣缩食,其乐融融。
三月半天气,虞博士替人看坟地回来,忽见那边岸上一个人跳下河里来。虞博士忙叫船家救人。得知此人穷困潦倒,不愿忍辱偷生。虞博士送了四两银子给他。那人拜谢去了。
到冬底生了个儿子,为感谢祁家的恩德,取名叫做感祁。虞博士四十一岁这年去参加乡试,祁太公知道他要中,果然中了,参见会试,却不中。
恰好常熟有一位大老康大人放了山东巡抚,便约了虞博士一同出京,住在衙门里,代做些诗文,甚是相得。衙门里姓尤同事,名滋,字资深,见虞博士文章品行,就愿拜为弟子,朝夕请教。在山东过了两年多,又进京会试,又不曾中。就上船回江南来,依旧教馆。
又过了三年,虞博士五十岁了,再进京去会试,中了进士,殿试在二甲,朝廷要将他选做翰林。天子见虞育德年纪老了,着他去做个闲官,当下就补了南京的国子监博士。虞博士欢喜去了,将一家老小接到南京。
虞博士去参见了国子监祭酒李大人,回来升堂坐公座。虞博士着意见了武书,武书讲了自己的曲折经历,谈到南京的风流人物。武书说自己不喜作八股文章,喜欢诗词杂说。很是合虞博士的胃口,替武相公老太太旌表。次日,便往元武湖去拜庄征君,庄征君不曾会。虞博士便到河房去拜杜少卿,杜少卿会着,两人谈些过往。杜少卿还自告奋勇替虞博士引见庄征君。经少卿从中调解,两人互相了解,博士爱庄征君的恬适,庄征君爱虞博士的浑雅,两人结为性命之交。
又过了半年,虞博士要替公子完婚,聘就是祁太公的孙女。转眼新春二月,虞博士请杜少卿来赏梅,两人约定同庄绍光去赏江梅。说话间,两个学生进来撺掇虞博士趁春天过生日敛财,虞博士婉拒了。虞博士又转托少卿替人作文,礼银用作看花买酒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