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终结者还会好吗?


在照搬终结者2镜头的开场以及经过变奏的主题曲携手登场下,终结者6开始了。前一秒,我还在对这部续作能否把这冷饭炒好存疑,尽管被关在精神病院的莎拉康纳的言语经过重新剪辑,加以合适的配乐,为开头就渲染了不错的绝望气氛,但它看上去还是显得有点偷懒了。
但后一秒我就被接连不断的打戏强行拽回终结者世界,脑子全被T-800的铁拳和上了年纪仍手擒终结者的琳达·汉密尔顿的英姿占满,无法思考。
上一部给我同样刺激的观影体验的是《红海行动》,从头打到尾,可谓酣畅淋漓。同时也和《红海行动》一样,这部终结者打得爽,这是它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它最大的缺点,再多的打戏,也掩盖不了文戏和角色塑造上的短板,它的每一次对观众的神经的猛烈冲击,也只是自断筋骨。

豆瓣:7.1分
IMDb:6.5分
文•YKES
编辑•YKES
杀死一个约翰•康纳

在终结者系列电影中,约翰康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存在,作为推翻多部续作,直接衔接《终结者2》的新续集,它将在《终结者2》里和T-800成为经典搭档的约翰·康纳,在影片的开头杀死了,凶手是另一个T-800终结者。
对于前作的粉丝来说,约翰·康纳的结局无疑是在给自己喂屎,约翰·康纳的死也是众多差评中经常出现的其中一条吐槽。《终结者》的故事在前几部续集里都是围绕着约翰·康纳这个关键领袖展开的,将他杀死,无疑是将《终结者》连根拔起。
但回到现实,除了《终结者2》,以往以约翰·康纳为中心的终结者宇宙有好过吗?对于制作方来说,也许,属于约翰·康纳的故事已经讲到头了,全身骷髅骨架的反派,稍显复古的科幻风格,在目前眼花缭乱的科幻电影世界里可能已经过时。为了延续这个IP,制作方只能另起炉灶,约翰·康纳,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约翰·康纳死了,终结者够终结了吗?T-800完成了五部电影都未完成的目标,终结者终结了约翰·康纳,好歹维护了自己的名号。在《终结者2》之后,天网本应随着被约翰·康纳一行人毁灭的未来科技碎片和迈尔斯博士的研究成果一同灰飞烟灭,约翰·康纳拯救了世界,将天网扼杀于摇篮之中,但为什么英雄还是会死去?
在这部《终结者6》里,天网的确死地干干净净了,但正如我们观看《终结者1、2》两部作品时,疑惑既然一台终结者就能让人类守卫者吃不消,为什么不来两台或者更多的终结者,这样的疑惑在《终结者6》里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天网的确派了多台终结者,并且安排他们穿越到不同的时间线以确保暗杀的成功。所以,约翰·康纳终结了天网,天网同时也终结了约翰·康纳。
约翰·康纳的死是必然的,这样的发展带给人的丧气,丝毫不亚于对《终结者1、2》里不断战败又不断站起的终结者的恐惧。这样的发展,可以说才是真正属于终结者风格的故事。
同时,约翰·康纳之死并非完全没有意义,这为《终结者6》提供了一条全片最好的人物故事线,当然,并不是系列最好。
莎拉·康纳与T-800,他们的故事线在终结者系列电影出现过三次。在《终结者1》里,T-800终结者对莎拉·康纳有杀夫之仇,《终结者2》里莎拉·康纳对被派来保护约翰·康纳的T-800心存芥蒂,甚至在《终结者5》里,年轻的莎拉·康纳还与T-800产生了父女情。在《终结者6》,这样类似的人物关系也出现了,但与《终结者2》高度相似。

T-800再次登场后,莎拉·康纳又回到了那种恨不得为儿子报仇却又不得不依赖T-800的矛盾情绪,这次《终结者6》也同样地穿插对莎拉·康纳矛盾心情的考验,即飞机那场戏,莎拉·康纳可以决定刚击退敌人挂在飞机边缘的T-800会否从飞机掉落。与前作相比,这次的考验只能说是轻描淡写,甚至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不过有一点与前作不同,那就是增多了T-800与莎拉·康纳的互动。
杀死约翰·康纳之后,由于天网已经不复存在,T-800再也没有收到任务指令,身披人类外表本就为潜入人类内部而生的T-800选择了继续学习人类以更好隐藏自己,同时这也为T-800增添了些许人性,这也是为什么T-800选择偷偷向莎拉·康纳发送天网派来的其他终结者的到达时间与坐标,以让她发泄丧子之痛,T-800则一边以保护一对母子为目标,一边平静等待莎拉·康纳某一天上门算账。
这使得这两个角色在前作关系发展的基础上再增添了更相互的进展,不再只有人类单方面的道德选择,T-800也更加有血有肉了。
杀死了一个约翰·康纳,成就了两个主要角色,除此之外,还重新孕育出了一个新的救世主。
论被保护的救世主如何自保

在终结者宇宙里,人类救世主这个角色最多只能算是一个背景板角色,因为这类角色已经被定性了,他或她注定变强,注定领导人类反抗敌人,并且注定胜利。以这样的救世主为主角的电影也不少,但能交出优秀的续集的却不多,因为这样的角色的人物弧线已经接近完成了,再多的续集只能是对人物经历的补充,对他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丝毫影响,虽然这并不能阻止粉丝为其买单。
《终结者2》中的救世主正值少年,手无缚鸡之力,于是这部影片使观众增加了对救世主如何逃亡的期待,《终结者3》的救世主正值青年(却是个废物),影片便着重讲诉救世主迎来命运决定性时刻的过程,这是另一种期待,《终结者4》讲的是救世主如何争取成为人类领袖的过程,而《终结者5》在毫无创新余地的情况下将救世主变成了反派。

对于终结者宇宙来说,救世主的人物已经完成了从无名氏到英雄再到反派的仰卧起坐,而《终结者6》在这一方面已经无路可走了。新的救世主太过于简单,以至于在前人的肩膀上摔了下来,《终结者6》对于救世主这个角色几乎毫无创新,仅仅只是将性别换了,人种换了,成功让救世主变回背景板角色。昔日被保护的救世主已经放弃自保,成为了一个平庸的人。
《终结者6》主线参照第一部,人类军队派来了人类守卫者格瑞斯来保护未来人类领袖的女孩丹妮。也许是创意太过于缺乏,丹妮的人类领袖身份竟然被当作剧情后半部分的剧情小反转,也许这也和这部片子太过明显的主张有关。
终结者系列走的最多的是两男一女的角色搭配,通常女性是被保护的那方(除了终结者3那个废材约翰·康纳),《终结者6》这次不按常理推出了三女一男的角色搭配,迎合了近年不断流行的女性主义。

《终结者1、2》乍一看,这两部不就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电影嘛,关键元素就是硬汉施瓦辛格与被保护的女性。但詹姆斯·卡梅隆通过《终结者1、2》,将原本被保护的莎拉·康纳磨砺成了自保自强的独立女性,这样的角色塑造已经领先后面很多科幻电影的拖后腿女主角很多步了。詹姆斯·卡梅隆厉害就厉害在,使影片充满男性荷尔蒙的同时,又蕴藏着女性力量。
到了《终结者6》,原本保护女性、启发女性反抗的角色从男性变为女性。《终结者6》试图在前作女性觉醒的基础上,将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关系减弱,以至于T-800在影片中期才登场,并从而实现女性群体的自我觉醒。《终结者6》似乎做到了女性主义的主张,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观众几乎都是冲着施瓦辛格的那句“I won't be back.”跑来的,同时在影片宣传的过程中,施瓦辛格无疑成为了最好的吸睛利器,影片的女性主义被这样的现状无情打脸。
这世界还会好吗?

《终结者6》在打戏上尚属中上流,但人物刻画上做得比较糟糕。作为人类救世主的丹妮的人物刻画竟然比其他三个人都要差,以至于直到后期丹妮救世主角色被揭晓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个角色好像是这么一回事,过多的主角背景描述也对整部影片没有太大意义。
在一些细节上,《终结者6》也没有做好。例如开场约翰·康纳被暗杀的戏,倒下的约翰康纳身上竟然是干干净净的,看来相比于施瓦辛格,被霰弹枪击中却没有伤痕的约翰·康纳才是终结者啊。
我个人很喜欢人类守卫者格瑞斯,看过黑镜的人应该都不会相信面前这位满身肌肉的女汉子以前竟然演过腼腆的乖乖女,而且她扎实的演技也使这个帅气的角色站得住脚,但我还是认为格瑞斯和丹妮缺一场深情告别的戏(痴汉状)。


《终结者6》大体上沿袭《终结者1、2》,除了多出一位保护者和可以分裂成两人的终结者,很难说《终结者6》有什么令人难忘的与其他续集不同的特点。所以不难猜到,《终结者6》票房表现并不好,即使是中国市场也没有对票房起多大作用,影片预计亏损近一亿美元。
《终结者6》剩下的故事也只有丹妮和莎拉·康纳一同阻止类似天网的反派“军团”的诞生,之前有些坑填上了,但这部续集没有继续挖坑也导致接下来的续集可能很难推进。所以,我们究竟能否再次看到救世主故事的延续,终结者宇宙下的世界还能否躲过审判日,真的不得而知。
-Fin-

I AM YKES
由公众号Here is YKESssss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