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海战斗舰(1)—时代的选择
1.为何选择
濒海战斗舰(英语:Littoral Combat Ship,缩写:LCS),是美国海军为取代佩里级护卫舰在90年代初期进行的SC-21水面战斗舰艇计划一部分,是冷战后美国舰艇转型的一种体现。
濒海战斗舰基于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可能面对的战术情境,主要对手的正规海空军力都不强,难以在海上直接威胁美国作战舰队;主要的任务是由海向陆地投送武器与兵力,因此濒海战斗舰主要着眼于在敌国沿岸水域的各种低强度作战需求,包括对付敌方沿岸比较可能出现的威胁(例如在近距离与敌方水面船艇交战、浅水海域反潜作战、清除敌国在沿海布设的水雷等。

基于上述设计思想,濒海战斗舰与佩里级等传统护航舰艇相比较,其打击火力减弱不少,使用一种能兼顾高速、耐波能力与隐身性的舰体构型,以轻量化的高科技材料建造,以便能在充满变数与威胁的敌国近海执行任务并确保生存。濒海战斗舰分为两种构型,分别是洛克希德·马丁集团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和通用动力集团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两种构型各有所长,总数将在32艘左右。

为了取代佩里级护卫舰,美国海军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进行的SC-21水面战斗舰艇计划中,就打算研发一种低成本的小型多功能水面作战舰艇,以满足21世纪初期日趋多元的濒海作战以及美国本土海岸线的防卫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美苏冷战的时代,着重大洋反潜作战的美国海军未曾如此大张旗鼓地提出过这类濒海作战舰艇的建造计划(以往美国海岸线都由接近警察性质的海岸警卫队来看守)。后来这个计划演变成“Street Fighter”,目标是一种快速灵活、成本低、网络化的多功能小型舰艇,美国海军的研究选型范围从400吨级巡逻艇到4000吨级护卫舰都有,而Street Fighter便成为了多功能濒海战斗船舰(Littoral Combat Ship,LCS)的前身。
2001年美国海军取消DD-21大型驱逐舰计划、重新定义需求为DD (X)之际,也在其中一并提出了新一代防空巡洋舰CG (X)以及LCS等两个计划。为了验证LCS所需的种种概念,尤其是新式高速船型,美国海军曾以若干非传统船型的高速船舰进行测试,包括2005年建成服役的X-Craft“海上斗士”号(USS Sea Fighte FSF-1)以及1997年建成启用的“海刀锋”号

2.任务需求
濒海战斗舰LCS的任务需求说明,在2002年7月由美国公布,其任务包括:
濒海反水面作战(Anti-surface warfare),特别是针对敌方小型船舶;
濒海水雷对抗作战(Mine Counter Measures);
濒海反潜作战(Anti-Submarine Warfare);
情报搜集/监视/侦察(Intelligence,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ISR);
本土防卫/海上拦截(Homeland Defense/Maritime Intercept);
特种作战支持(Special Operation Forces support);
支持人员/物资输送(Logistic support for movement of personnel and supplies)。
3.软件系统
LCS可在冲突地区的濒海环境作战一段时间,能与美国海军舰队、美国海岸警卫队或盟邦舰队协同作业,此外也可以独力作战。LCS的架构分为两大类:“海上骨架”(LCS Sea Frame)或称“核心系统”(core systems)是所有LCS的最基本共通单元,不因任务而有不同,包括舰体载台、动力与航行操作系统以及其他必备的基础系统等;而“任务模块”(Mission payload package)则是LCS用以执行任务的装备,是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的装备模块,根据不同的用途而规划出几种不同的任务模块。
为了达到“即插即用”,LCS的战斗系统使用开放式架构,具备任务模块计算环境(Mission Package Application Softward)以及任务模块应用软件(Mission Package Application Software,MPAS)来与各种不同 任务模块连接。为了便于快速换装,LCS的任务模块次系统都安装在符合标准货柜尺寸的容器内,安装固定后只需联上电源以及与舰上作战系统的数据扁平电缆,就能运作。一个基本的“海上骨架”结合特定任务所需的 任务模块后,便形成一个完整的LCS单元;若要更换任务,LCS只需换装对应的任务模块,而“即插即用”的特性使LCS能 直接在第一线军港基地里迅速换装任务模块。
4.硬件系统
LCS任务模块中也包含广泛的无人化载具,包括垂直起降的无人飞行载具(Vertical Take off Aerial Unmanned Vehicle,VTAUV)、无人水面载具(Unmaned Surface Vehicle,USV)、半潜式无人载具(Semi-submersible Unmaned Surface Vehicle,SUSV)、水下无人载具(Underwater Unmaned Vehilce,UUV)等。LCS的核心系统包括有限度情报/监视/侦测系统、指管通情系统、水面目标侦测/识别/追踪系统、导航系统、自卫装备、水雷回避系统、鱼雷侦测与回避系统、警告性射击武器以及相关的核心人员等等 ;任务模块则包括外部模块、各种有人/无人载具、施放式感测装备、水雷对抗装备以及相关的任务人员等等,能在一天内完成换装。
5.海军目标
美国海军对LCS性能数据的要求包括:满载吃水不得超过3.10m,在三级海况时具有50节的极速,以极速航行时需有1500海里的续航力,以20节巡航速度前进时则需有4300海里的续航力,操作妥善率需达95%。LCS的任务筹载模块达210吨,其中130吨为任务装备,80吨则为任务模块中的空中/水中载具所需的油料 。舰上核心人员与任务的住舱模块不超过八人一间,起居空间优于上一代美国水面船舰,每个住舱模块都有卫浴设备。依靠舰上搭载的物资,LCS能连续在海上操作21天。此外,LCS被要求具有30年的使用寿命。由于可能在全球不同的角落遂行作战,LCS也必须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与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