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团海军学院】武器伤害机制讲解

- 过穿的发生:
未计算“护盾伤害”/“护甲伤害”(d/e类系数)时的伤害(我称为无类型伤害N),若本次伤害大于目标对应血条时发生(即使修正后未击穿)。
- 过穿的计算
基于无类型伤害N按护盾→装甲→船体顺序进行以下计算(穿透部分略过):
- 对护盾造成全额无类型伤害N
- 对护甲造成(N-护盾)无类型伤害N2(穿盾伤害)
- 对船体造成(N2-装甲)无类型伤害N3(穿甲伤害)
将N/N2/N3分别乘算对应防护类型系数(d/e类),得出实际伤害。
- 过穿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高单次伤害的弱盾/弱甲武器没有想象中那么弱,或者说护盾/护甲面对这些武器的防御力是掺水的。反之,高修正武器对盾/甲的溢出伤害可能会被吞。
例如视频例子中,单个220护盾毫无存在感——它本该将450点伤害吸收掉440,但实际上50%弱盾未造成任何影响,有230点穿透了护盾。
可以作以下结论:
对盾/甲有伤害修正的武器,面对最后一定量的盾/甲时,并不那么弱/强;或者说,最后一部分盾/甲(即溢出部分),不受对方武器伤害修正影响(如果打空前船没沉)。
(记无类型伤害为N,修正后伤害为M,则对于减伤该区间为[1, M],对于增伤该区间为[0, N]:开火时,若剩余盾/甲在区间内,对盾/对甲修正无意义。)
并且,单次伤害越高,效应越明显。
P.S.理论上,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非穿透武器提前打空船体”。例:对盾25%/对船体200%的物质分解器,设N=420,攻击护盾300/船体240的护卫,则理论上护盾可吸收N=1200,但实际上有120绕过护盾直接一炮打空船体……这是理论,有待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