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登月发射受阻!

按照原计划,北京时间2023年8月28日08:26:22 (东京时间09:26:22 ),搭载X射线成像和光谱任务探测器(XRISM)和月球探测智能着陆器(SLIM)的H-IIA 47号运载火箭将在日本种子岛太空中心的吉信发射场发射升空。由于上层风不符合发射条件,此次发射继续被推迟。

月球探测智能着陆器(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the Moon,SLIM)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研制,该项目是一项研究未来月球探测器所需的精确着陆技术的任务,并用小型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进行验证。该着陆器尺寸2.4米×2.7米×1.7米,发射质量587千克,干质量190千克,着陆精度在100米以内。通过研制月球探测智能着陆器(SLIM),将向能够降落在想要的地方转变,而不仅仅是像以前那样降落在容易降落的地方。同时,通过月球探测智能着陆器(SLIM)项目,日本意在验证深空探测器高集成、轻量化设计和精准着陆。

月球探测智能着陆器(SLIM)是最近一年发射的日本第3个月球着陆器。在此之前,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6日,日本“好客号”(OMOTENASHI)月球探测器搭乘美国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发射前往月球,与火箭分离后不久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未能实施登月。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1日,“白兔-R M1”(Haruto-R M1)月球探测器由美国“猎鹰九号”火箭发射前往月球,北京时间2023年4月26日实施着陆,在落月的最后阶段着陆失败。

日本的探月计划由来已久,早在北京时间2007年9月14日就发射了其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亮女神号”(SELENE),对月球进行了环绕探测。相较于中国探月的持续推进,日本的月球探测缺乏延续性,“希望号”之后就陷入了沉寂,直至2022年才实施了首次月球着陆探测。在航天领域,相较于能力全面的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航天能力的短板很多,比如运载火箭运力不足、未建立完整的深空测控网、航天器的研制严重依赖欧美技术,这就造成其独立探月特别是登月能力明显不足,只能作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目前,日本已经加入了美国主导的“阿尔特弥斯”计划,计划依靠美国将自己的航天员送上月球表面。与此同时,“阿尔特弥斯”计划将在月球轨道建设“门户”空间站,在此规划中,日本计划使用H3火箭为“门户”空间站的运行发射HTV-X月球货运飞船。可以看出,当前阶段日本延续了过去的做法,依附能力全面且强大的美国来开展自己的月球探测任务,以弥补自身能力上的诸多不足。

总体而言,日本航天技术发展起步较早,于1970年02月11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并在发展过程中长期获得了美国的技术支持,在一些方面拥有不错的能力,比如探索出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氢氧发动机发展路径,研制出了较为优秀的氢氧发动机,支持了现役H2A火箭拥有较高的运载效率;研制了“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并成功实施了采样返回,开创了世界航天的首次,展现了不错的深空探测能力。

在新一轮探月热潮来临之际,日本自然不甘落后,1年内实施3次着陆探测就是最好的例证。凭借日本的航天实力,虽然无法独立自主的实施全面的月球探测,但是其力求在部分方面建立尖端的能力,比如月球探测智能着陆器(SLIM)即将验证的精准着陆能力和高集成轻量化设计,以展现自己的独特价值。
作者:大白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