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马自达5
初代Premacy跟同年代(看似)平平无奇的马自达车型一样,为这家百废待兴的企业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以及信心。

随着初代车型功成身退,马自达在2005年正式开售第二代Premacy,“得益”于马自达在海外严谨的命名规制,这台车有了一个更容易被普罗大众记住的名字:马自达5。

2004年在日内瓦车展发布的MX-FLEXA概念车,揭示了Premacy的设计理念。毕竟是马自达,商品车自然也继承了概念版本的神髓。



作为一台MPV,Premacy也算长得眉清目秀。它的底盘来源于早些时候推出的初代Axela,虽然在Biante那篇文章里面羊曾经提到过,BK平台并不适合衍生MPV,但要做一台形似轿车较为低矮的MPV车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捏。



从尺寸来看,第二代Premacy相比老款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一定程度上算是优化了原本并不算可观的车内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车型还引入了双边侧滑门的设计。考虑到同时代的一些主流对手,甚至更高级别的车还在找理由不搞侧滑门,至少马自达这波在大气层了。


跟初代一样,第二代Premacy可以塞进去7个人,这种说法其实不太正确。常规状态下,Premacy是一台6座车,如果需要多坐一个人,你要做的,首先是打开第二排左侧座椅的坐垫,掏出你的大宝贝——坐垫,然后再把靠背翻出,你就可以获得一张被称作“KARAKURI 7TH Seat的座椅了,这就是马自达强调的6+one概念,舒不舒服…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细节。





动力部分,跟同时期的马自达一样,提供输出145ps的2.0L以及输出165ps的2.3L两种MZR发动机,20ps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高速工况下的再加速能力(以及噪音),匹配的均为4AT,当然了,日本以外的市场也有mt车,哪怕是个MPV,但开马自达没有棍,好像说不过去?

要说这台车开起来有什么具体的感觉…跟同时期那些由轿车衍生而成的MPV一样,如果你不劈弯,真的会给你一种开轿车的错觉…OK,你真要拿Premacy去劈的话,那它也不会让你失望,你还是能感受到马自达Zoom-Zoom的魅力。
可能有点夸张,但退一亿万步来说,这台MPV开起来并不会让你难受。

Premacy的底盘,其实在同级里面表现算得上是出色的一员,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路面的细碎以及接缝部分。要说有什么硬伤,大概就是第二排的乘坐舒适性远没有前排好……
什么你问第三排??

第二代Premacy前后生产了5年,经过了数次改进,譬如增加了2.0L DISI直喷机器(151ps)+5AT的组合,修改了一下配置,还在2007年的中期改款中,将外观内饰调整得更具有家族化特色,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第二代Premacy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样子。





嗯,可能还会有人记得那台主要面向政府和法人租赁销售的Premacy Hydrogen RE Hybrid,这款车跟那台特殊的RX-8一同向世人展示了转子发动机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使用氢燃料转子发动机的Premacy,这副机器也可以使用汽油。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RX-8 Hydrogen RE,这台Premacy的氢燃料转子机是个发电机。
一直到2010年,第二代Premacy完成历史任务,第三代随即接任。虽然第三代的基本设计跟第二代没有太大差别,但还是有着大量的改进与升级,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写咯。
最后,差点忘了还有这么个双生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