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杂谈1·震旦、尼朋、“东方英雄”


自从锤子全战发行后,很多声音,都指向那从来连正经军书都没有过,连官方模型也没有过的势力——震旦,我不是不理解为什么震旦呼声这么高,而只是希望那些整天嚷嚷“出震旦出震旦”的人知道GW出的震旦到底是什么,那里没有玉麒麟,也没有美猴王,甚至没有龙帝——那都只是在“真正的震旦和尼朋”凉得可以当冰袋之后,写书的人大笔一挥甚至在个人页面上随口一讲而已,更不是同人图作者的简单创造,那也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正统派系。
既然GW说了要重新编写东方的背景,那么今天的故事,就来自36年前。
1984年的时候,城堡模型发行了名为“东方英雄”(Oriental Heros)的模型组,因为城堡模型被GW买下是1979年的事情,所以这里面有多少为了以后战锤的诞生后进行铺垫的考虑已经无从得知,而在城堡模型的网站上的解释里也只说这些模型是用于GW自己的进阶D&D规则跑团或者原本TSR(龙与地下城第一和第二版规则的制作方)的规则下的跑团游戏。

GW为什么想要做这套模型?原因就是TSR当时发行的一本跑团书——《东方冒险》(Oriental Adventure),这本书卖得超级火,是1985年TSR赚的盆满钵满的首席功臣,GW当然也想搭上这班顺风车,那几年正是日本忍者题材在欧美大火的时期。
这批模型一共有6种双剑武士、6种弓武士、6种太刀武士,6种长矛无赖(无赖是一种分类)、12种太刀无赖(两种姿势)、5种和服浪人、6种太刀浪人和6种短刀浪人,以及12种冠军单位,冠军单位里还包括十文字枪、金碎棒、军配等不同造型,然后除这些之外,还有......48种不同造型的忍者。

虽然种类不少但不同处也就大多是头部或者衣服,但在那个模型就是一块铅坨坨的时代,这种数量算得上庞大了。这些模型可以说是GW官方制作的跟“东方国度”有关的最像“军队”并且有“成军可行性”的东西,但也有同学要说了,你这不都是尼朋的单位吗,跟震旦有啥关系啊,问题就出在这个系列里的一个单位——巫觋(Wu Jen)。

巫觋并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一种法师单位,或者说就是西方魔幻作品里对于东方国度的特一类法师的称呼,在龙与地下城规则中,巫觋也是存在的,而在“东方英雄”这个系列中,出现了三种——穿着清朝袍服,头有顶戴花翎的巫觋。
也就是因为这个元素,在十数年之后,某些制作同人军书的人将巫觋归为了震旦的单位,还配上一幅天公将军的某割草游戏原画——这事情已经开始有些混乱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GW对于天朝,以及天朝历史,远远不如他们了解尼朋或者它的原型国家那么多——即使那也只是一知半解,但他们也很明白尼朋不应该出现这种打扮的法师——而且在这个系列里这是唯一的法师单位——证据就是除了这三个穿袍子的,其余的巫觋都是正儿八经尼朋打扮,拿着去跟人说这是老乌龟或者猴子的模型可信度都很高,但这也说明在当时的GW眼里,这种傅满洲式的造型就是他们眼里的天朝人——这也是当时西方社会对国内的固化刻板印象。

所以,为什么GW要搞出这么个造型的模型在一个全是尼朋造型的系列里呢,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说这个系列叫做“东方英雄”又不是“尼朋”或者“震旦”。他就是混着出又怎么样啊,可笔者见过这些模型的包装,上面确实是写的明明白白——“尼朋”。也就是说当时的GW已经有“尼朋”这个国家的概念了,因此在1987年的锤子第一本军表大全里面,尼朋是作为首发种族出现的势力,而所使用的棋子,就是这套“东方英雄”。

“东方英雄”一共出过三个系列,除了上面说的第一版,还有一个盒装的合金座版本,这个版本也就是“豪华版”,不仅颜色是掺了黄铜导致的土豪金而且还出了几个额外的模型——依旧包括一个穿清朝服饰不知干什么的东西。比起其他的势力,像是帝国、精灵、绿皮等,尼朋虽然也是首发种族但并没有发行正规的成军模型,“东方英雄”也只不过能满足部分要求——比如说没有骑兵单位,也没有武僧,都要靠魔改别的模型来成军,而且因为年代实在久远加上某些以讹传讹,很多魔改货和谣言都成为了“过去存在过的震旦”——就算在老外那边这种事都是很常见的。


使用方底盘,出现成军用的专门方阵棋子,是从中古3版,也就是1987年开始,在那之前的中古1和2版(1983-1986)的时期是没有专门的成军棋子的,或者也可以说,在这近4年的时间里,不论是帝国精灵还是混沌绿皮,它们和尼朋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但尼朋这个势力没有得到GW进一步的开发,它和震旦一起慢慢的成为了只在别的势力军书或者设定集,小说里面以豆腐块方式存在的背景板,而原因也很简单——销量不好,因为当时的GW模型都带有很重的实验性意义,在尼朋的单位里出现清朝打扮的单位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反馈,找到那个给还尚未出世的“中古”预备的最好的形态。

其实在销量背后,当时的GW也是有自己不打算写下去的考量的,他们认为,以旧世界为主角的锤子世界,又是以现实地理位置作为基础,如果引入东方国度,创作的难度会大幅增加。在犹豫几年之后,他们还是在3版之后彻底放弃了这条线,但这也不代表GW内部没有东方国度的支持者,在6版战役创作时,也就是《露丝契亚》,帝国大战蜥蜴人那个时期,一本以尼朋为背景的战役书《金碎棒》(Tetsubo)其实已经被创作出来了,但GW最后没有出版这本书,成为了废案,但这本书的内容在很多舅舅党口中是被披露出来过的,但真实性~也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程度吧。

所以在40年之前,这套“东方英雄”可以说就是胎死腹中的东方国度势力,GW以他们最熟悉的日本武士创作的势力并没有成功令自身甚至整个东方国度势力成为以后锤子势力中的常客,而且震旦只是尼朋附带的一个元素。在那个年代,战锤也不可能成为当时国内的“可供消费”的一个“儿童玩具”选择,所以在中古正式开始之前,震旦、尼朋就已经出现过,但也在中古正式开始之前,它们就匆匆退场了,而在离那个时间内不久范围内的GW出版物中所出现的“东方人”也好,“尼朋”也好甚至是“震旦”,无一不是在指那“也曾经活过”的某个根正苗红的战锤派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