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营养价值高,但为什么中医总是不建议吃?一次给您讲清楚!
大家好,我是张医生。经常遇到患者问我,说水果营养价值很丰富,各种膳食纤维,维生素都有,为什么来看中医总是被建议不要多吃水果,总感觉中医在和现代医学唱反调一样。那么为什么水果营养价值丰富,中医医生们还是不建议大家多吃呢,今天张医生就给大家解答一下这个疑惑。

先给大家纠正一个误区,就是中医并不是不建议大家吃水果,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讲到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饮食养生的关键,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并没有说中医不让吃水果,不让牛奶等等这种说法,但要吃对才行,水果营养再丰富,要能被人体吸收才可以,不然那些所谓的营养物质就会变成身体的负担,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凉性的水果吃多了也会“上火”。

其次中医是不建议大家吃非时令期的水果,因为不管是老中医吃药调理,还是平时我们饮食生活上的养生啊,都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就像现在春末夏初,风邪为长、阳气升发,再加上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感冒,出现口干、咽痒、咳嗽等情况,这个时候的时令水果是什么,枇杷,枇杷能润肺、生津、止渴,吃点时令水果,刚好可以缓解或者预防这种情况;还有像夏季的西瓜是性寒的,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除烦,夏天容易上火,暑热中暑吃点是不是刚刚好;还有像秋天天气干燥,有雪梨可以润燥,这些都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

再来讲讲因人制宜,是什么人在春天吃枇杷都好吗,枇杷润肺生津止咳,同时也意味着吃多了它会助湿生痰了,脾虚有痰湿的人吃多了就会胀满甚至拉肚子了。西瓜更不用说,脾胃虚寒的人更不能多吃,更别提现在各种蔬菜大棚,水果大棚,基本上大多都不是时令水果。

另外除了像荔枝、榴莲等极个别的水果是热性的,绝大部分的水果性味都是偏凉润的,不适合多吃,像南方热带水果也是一样,所谓的吃水果多了“上火”了,不是因为它是热性的,而是吃多了伤脾胃,营养物质在体内消化吸收不了,郁而化热产生的现象。

所以中医才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多吃水果,适当的吃一些本地当季的就行了。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张医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