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鬼斧神工今年做耳机测评比较少?

2023-09-03 18:26 作者:鬼斧神工119  | 我要投稿

主要原因之一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一直关注我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我今年对于耳机的测评,频率明显不如前两年。(反而是更新一些户外、机车、键盘、手电等等其他主题的内容)

其实并不是我测评做不下去了,或者没有那么多所谓新品和题材可以测评了。恰恰相反,可能是由于销售压力的原因,今年找我送测的数量和频率都明显比前两年还要多。

我的私信经常被各种品牌方市场部和MCN轰炸,有些甚至已经是骚扰了。让我一定要体验他们的新产品,让我测评他们的新品。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测评的音箱耳机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我自费购买的,要么是从别人那里借。我很少接受厂家送测。但是今年耳机市场的销量和关注度都是断崖式下跌,我再去自费购买一些本来就关注度不高的产品,实在是亏太多,毕竟我家境贫寒,大家都知道,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今年618之前,我就让一些厂家寄给我了一些样品。其中一些是很多粉丝在问我的(虽然我感觉销量和关注度并不高),另一些是我之前的朋友同事之类的相关的公司,算是稍微有点底。

比如说今年618之前,大家经常问我的几款tws耳机,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最后我也没做多少对比测评。不是我不测评。实际上我都收到了厂家的样品,而且是那种比较明显能看出来已经是特挑的样品。

然而,大部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大部分产品的表现都还不如上一代,但是反而卖的更贵了。对于这样的产品,我一般就直接退回了。通常厂家会问我为啥不测评,哪里不好。我基本上不会回答,或者只是简单说一下。因为我的时间也很宝贵,没太多时间浪费在这种免费给厂家找bug的工作上 。而且还容易产生其他问题(这一点我稍后详细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在深圳的时候有很多厂家找我去给他们调音或者内部评估一下,看一个产品好歹也给我三五个w;我去反馈这些有问题的送测样品确实划不来。而对于粉丝观众而言,我要讲这些产品,又要自费买,因为用厂家送测的样品说厂家不好,肯定会各种扯皮各种麻烦。我明知道这些东西不好(其实有些炒作起来的典型或者听说一些消息的消息本来我就知道它们不靠谱),我还要花钱去买,然后这些产品都不是什么特别火的产品,我浪费钱浪费时间,最后还没几个人看。

所以我干脆就啥也不说。放他们自生自灭。

几年前大趋势好的时候,我说几句实话,做一些测评。一方面有关注度有流量;一方面我说的是专业的事实,问心无愧;一方面就算这些比较坑的产品有点负面消息,依然能卖得出去。比较典型的算是小米的Air2Pro吧我记得?

但是现在趋势大不如从前,很多东西本身就卖不出了。我再怎么说也还算是这个行业的,也是吃这口饭的。我也不想这个行业完全死掉。所以有些东西如果不好,我干脆就不说了。更重要的是,随着消费者的智商越来越高,其实一些比较坑的产品,也不太会被正常的人买到。然而,这个世界上总是会存在一些你们懂的人,这些比较坑的产品总是会被一些人买。有时候你让他们别买他们反而生气。他们毫无疑问是值得被歌颂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靠这一点一滴一己之力,为国家贡献着GDP。这个时候我保持沉默,就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说一个更滑稽更典的例子吧。最近有个厂家找我测评他们的新品。我是实在不想也没时间。他们找了一堆人给我打电话私信软磨硬泡的。我就问了下这个产品的研发负责人。他跟我说这次的新品特别厉害。所以我就让厂家的人寄过来样品。结果一测试各种问题。我就问这个产品的负责人,是1不是你们的样品坏了,能不能给我个你们golden sample的曲线对比一下。结果他死也不给。还把我叼了一顿,大致意思是我不懂声学,不同他们的调音。他不想和不懂的人解释。我当时就非常莫名其妙,你自己说的那么完美的产品,为啥一个最基本的频响曲线都不让看呢?

后来别人也测了这个产品,发现的问题和我是一模一样的。高频曲线非常的不平滑,而且稍微变换一点角度,高频曲线变化都很大。就是单纯的高音单元垃圾,声学设计垃圾,这和调音风格没有半毛钱关系。更搞笑的是这音箱有个让我震惊到不敢相信的bug。

这个bug到底有多离谱呢?我讲个大概,就是低音单元,只要稍微大一点动态,单元就会打到相关的结构件上。这就说明最开始的结构设计都是完全错误的。这和调音,甚至和声学都没任何关系。就是实习生我估计都干不出这么离谱的设计。

然后我问他知不知道这个bug,他的反应应该是确实不知道的。然后这个产品紧急推迟了一段时间才上市,估计是改设计去了。这个bug相当于我免费帮他们找,然后还被叼了一顿。更叼的是,样品还让我先自费垫付运费给他们寄回去。

那我还能说啥呢?

本来还想自费买一个,怒喷他们一波。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反正那东西也没几个人买,尤其是现在。我留着这时间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内容。比如说我最近做的键盘声音测试。

除了测评以外,我关于一些基本原理的东西也很少再去解释。因为这些非常简单的东西,我都已经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真的讲了很多遍,不想再重复了。

我这里真的懒得讲一些确实没什么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工作经验,也没什么听音能力和听音静音的自以为是的网络喷子了。我这里讲一个让我实在是每次想起来都蚌埠住的事情。

几年前我在GRAS的时候,举办过一次耳机测试的讲座。第二天刚好在行业内的一个交流会议上,一个某为的声学工程师跑过来,说听了我昨天的耳机测试讲座,从我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然而这个人在朋友圈里却大骂鬼斧神工119这个自媒体这也不懂那也不懂,说的都不对。

因为他不知道,我就是鬼斧神工119。一方面他非常认可我的耳机测试讲座,一方面他又非常不认同鬼斧神工119对于某为耳机的测试。我实在想象不出比这更荒唐的事情。

然而,能在某为工作的,好歹也算是精英了。这些人尚且如此,去指望和社会上、互联网上一些没什么相关基础知识还执迷不悟的人、故意来找茬的人、甚至是某些商家和水军,讲知识、讲事实、讲道理,不就是对牛弹琴浪费时间么。

更何况我真的已经讲过很多很多遍,而且很详细了。更何况我翻译的书里都有更详细更权威的解释。有些人不是看不懂,是压根就没看我讲的东西,或者就是简单看几个字,估计完读率都不到5%,就直接开喷,或者反复重复着他那些反科学的民科理论。那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在这样的人身上浪费更多的时间。

我的全部内容

我只能说感兴趣了解,并且肯学习的人,去看一看相关的东西。大部分人遇到的问题都很基础,早就有很多人讲的很详细了。

为什么鬼斧神工今年做耳机测评比较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