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厂首任提督,年仅十五岁便掌大权,征战边关成一代名将!
《龙门飞甲》中最让人难忘的角色非李连杰主演的赵怀安莫属,而其中陈坤饰演的西厂公公雨化田应该当属最有亮点的角色,他不仅让许多人知道了,明朝除东厂外还有个西厂,还以精湛的演技展示了西厂的强大。我甚至都怀疑他的原型就是西厂第一任提督,年仅15、6岁就掌握大权的汪直。
但是历史上的第一任西厂提督汪直,要比电影中的雨化田更加的优秀。
01 十五岁成为西厂掌印太监

汪直本来是大藤峡叛乱中的幸存者,只不过他被俘虏进宫了而已,但他也从小面临了人生“最耻辱”的时刻——净身。虽然小小年纪便遭受了如此折磨,但他依旧不像其他小太监一样唯唯诺诺,反而会“用心办事”,所以在服侍王贵妃的时候,很受他主子的喜欢,成为了有实权的御马监太监(与兵部相关的机构)。
真正让他成为名动天下的西厂提督还是因为一个机缘。那便是明宪宗想了解外面的世界,作为天下的掌舵人,皇帝想要出宫都是难上加难的。最重要的是出于安全考虑,在皇宫内有侍卫、御林军等武卒保护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出宫的话,皇帝是带一堆人出去还是乔装打扮呢?

如果带一堆人声势浩大的出行,不但费时费力还费钱,更重要的是让有心人知道了,那就没有考察外界事物的意愿了。而只乔装打扮出行,虽然可以看到真实的外界情况,但危险系数直线上升。要是被一下反贼知道了,那就孤掌难鸣了,更重要的是大臣不许皇帝外出。
作为皇帝身边的太监,汪直凭借善于观察的优点,成功的把握了宪宗的心思,别给皇帝提出了换装外出的意见。宪宗还真把这个建议听进去了,和汪直改换衣物,在京都大街上寻欢逐乐,回来后宪宗对汪直的好感度直线爆棚,为他成为西厂提督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终于他在1477年等到了机会,为了让“东厂”有压力,并且让自己能更加了解外面的世界,明宪宗成立了“西厂”,而提督则是他看好的汪直,按照当时的记载汪直是在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年纪应该不过五、六,成为西厂提督时离他进宫不过十年,所以他的年龄应该在十五六岁左右。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权倾朝野的位置居然给一个如此年少的人来担任,但可别小看他,他不但善察人心,还立过战功。
02 征战边关

汪直成为西厂提督后不但得到皇上的宠幸,还以监军身份征战过女真、蒙古等族入侵。在1479年,建州的女真族带领族人声称要进犯边关,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明王朝,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志向,怎么能忍受女真族这样的挑衅呢?
于是明宪宗便派朱永领军、汪直监军前往建州平乱,据《彰瘅录》记载,汪直先是招降了郎秀的使团,将他们秘密的押入京城,然后让典礼官引诱开了见州城的大门,然后官兵突然从两边冲出,将大门夺下,随后大军突入,女真人大败。汪直因此功增加俸禄36石。
不但在建州立功,汪直还带领过两万兵马突袭过蒙古王庭,打得蒙古小王子只身逃窜,虏寇祸害延绥时,汪直分兵抵御获得大胜。如此种种,都可见汪直有异于常人的领军才干,不但能了解君王所思,还能征战边关,实在是一位能臣干将。
但是大家要清楚这样的人物年仅二十岁便失去了西厂提督的身份。
03 年少喜功,被贬官职

作为一个少年,他的前半生太顺了,十几岁便成为了御马监太监,在十五岁左右就成为了西厂第一任提督,并且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这一切都发生在几年之内。这些功绩在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身上难免会出现“自嗨”的影子,不要说他才十几岁,就是到了而立之年也不见得不会沾沾自喜。
并且世间险恶,他的高升必然引起对上的嫉妒,引起害怕他的人畏惧,所以在他失势时,便有许多的大臣参了他一本,其中内阁首辅商在奏本中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在外监军时说:“直年少喜功。”等等这一些都可以看出来,这个少年虽然有才,但过于“轻浮”。
而让他失去这个位置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失去了明宪宗的喜爱,常年在外,没有在皇帝身边,导致别人在参奏他时,宪宗已经不站在他这一边了,所以在东厂等人弹劾汪直之后,如此年少但能力出众的少年便被贬南京了。
04 总结人

做人不可好大喜功,前有“仲永之伤”,后有“汪直之痛”,警示世人不可因为做出成绩就沾沾自喜,天才们尚且因此而变成平凡人,能力出众者因此被贬官职。我们应以此为戒,上善若水。
历史的警示,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