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您真的会学习吗?我们这样尝试下可好?

2022-11-25 14:54 作者:数学忍者  | 我要投稿

双减之前,我一直在机构任教; 双减之后,我一直在做私教.马上也做不成了! 从来都是养家糊口,一直坚持的目的,是因为喜欢教育. 我从来都是一个好为人师的傻子,也永远只能当社会底层. 我带过不少学生,有进步明显的,也有效果不好的.总体来说,是效果不好居多. 为此,我一直在反思,试图去改进教学方法,得到以下认识: 1.形式主义⇒大部分孩子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母或者老师布置的任务. 实际上⇒做题可以挑着做,挑自己不熟悉的,不会的题目做;       ⇒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加深题目中涉及的概念的理解与公式的灵活运用;       ⇒不是抱着明确的目的去做题,你做题的效率太低与收获暂时的记忆. 2.形式主义⇒做了太多重复的会做的作业,整天被作业所控制,根本没有时间来做综合题,来分类专题学习,思考,总结. 实际上⇒学习的提高是在完全会做综合题之后.更何况综合题其实就是各种知识点与方法技巧的融合.也就是说,会做综合题就一定会做简单套路题. 3.效率低⇒每道综合题都是自己去死磕,每道题都花费30分钟以上. 效率高⇒先收集同类型综合难题20道,直接看解析.看懂以后反复两两比较,找出这些同类题中相同的知识点,方法技巧,步骤,找出每道题目不同的突破口,形成对这一类题目或某一关键条件用法的全面认识.        再带着这些认识,去总结这一类题目的考查知识点,方法技巧,规划这一类题目的解题通法,尽量简化步骤.         然后,带着这些总结的经验再去找类似的综合题进行刷题,很难的题目手写步骤,一眼看透的题目口述表达. 4.形式上⇒孩子们去学校学习,是因为学校气氛好,是因为学习有节奏; 实际上⇒孩子们是模仿各科老师的解题步骤,但是老师的解题步骤保留在黑板上的时间过短,或者老师的步骤短时间内孩子不能真正理解.         孩子们做练习题就是为了把模仿的知识,方法技巧用进去,但是孩子们缺少标准的,逻辑有序的,有因有果的,覆盖全面的详细解析. 我有这样的一个可推广的,一定有效的操作方法,前提是父母双方有一人能介入到孩子的学习当中去. 1.每天找2∼3道综合题,带着孩子直接看答案; 2.看完答案开始研究这几道题目; 3.研究它们属于哪一类型题? 4.研究它们涉及哪些相同的知识点,方法技巧? 5.研究每道题的突破口(关键条件的用法)? 6.研究每道题相同的条件的相同或不同用法? 7.研究每道题的共同或不同待求结论? 8.研究每道题的共同或不同板块设计? 9.每个星期把这个星期研究的10道同类型题目进行复盘. 家长,老师都跟孩子说,你要学会总结,但是孩子们总是不去做! 孩子们不会啊!孩子们不去收集同类型题,不去这样比较,是没有总结的素材的! 家长们,你们不能在孩子回家后还给一堆题目给孩子做! 你们需要的是给孩子收集同类型的综合难题,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答案研究题! 孩子们不缺题目做,缺的是停下来研究题! 刚开始,孩子们是不会研究题的,因为他不具备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意识! 千万不要让孩子直接去做综合题,这样孩子肯定不会去做!先看懂20道同类型综合题,孩子有了模仿的对象,这个时候,孩子再去做题时,心里就有数了! 双减政策会越来越严格,父母一定要减少孩子无效的形式上的作业,把节省的时间用在研究题目上! 一点浅薄的认知,分享给个位朋友,欢迎交流评论! 不认可的朋友尽情评论,勿作人身攻击!有收获的朋友,点赞,转发,感谢各位! 我制作的初中数学勤学早大培优详细解析,为您的孩子提供一个全面,详细的解题模板. 看懂它,模仿它,体会它,希望能帮到各位!

您真的会学习吗?我们这样尝试下可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