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策划】关于社团报纸创办的建议(2021/6/27)附后日谈

2023-07-10 15:04 作者:台中悠行动漫社  | 我要投稿

        这里是2021年6月27日由21级美工部长日天林提出的建议。其提出创办的报纸即日后的《悠小咕快报》。本篇包括建议原文、提出背景、《快报》发展的经历以及回顾等。本篇对《快报》的讨论仅限于2021级。

1.建议原文

        2021/6/27 日天林:

        我希望以一张试卷大小的报纸作为社团的线下纸质信息传播媒介,由高层收集编整文字、图像资料,黑白打印成若干份,部分自用并传给后世,其余以班级基层组织为单位,每班一份。


动因:

        1.以上层主导、下层参与、覆盖到班级的报纸,加强整体与个体的联系,让更多的人受到漫社的辐射。

        对于一些无交流渠道/电子产品使用受限/社恐/仅为有关同好而来的人来说,漫社对他是遥远的,他没有能力/动力去参与动漫社的活动(一些人屏蔽漫社的群,甚至有些人根本没加群)。

        虽然上层努力整活甚至自出钞票来举办活动,但对于这些没能参与任何活动(甚至不知道这些活动存在)的人得到了什么呢。他们付了钱好像仅仅领取了进退社礼物,但礼物经活动的花销摊分后也值不了社费的价。

        这种情况自然与个人有关,高管们再怎么辛勤也难以改变;但我希望能至少以线下的方式将一些花费放在他们身上,或至少让他们能得到清楚即时的信息,知道有什么活动,他们怎么参加。

        2.加强漫社的平台作用,促进同好的联系与归属感,同时加强上层的存在感。

        “动漫社”包含之大,单纯为寻找日文歌同好的人也同样存在。

        我希望能让这些在报纸上投喜欢作品简评、画同人图、或是简单的寻友告示(同时提供必要的联系方式),让他们找到彼此。若能成功,他们不会忘记动漫社的帮助。

        3.通过一些文章的思想文化感染端正风气。

        希望在我们的小房子里打开窗户,流入清新的空气。

        4.加强同人文化氛围。

        提供创作机会,让各自所好汇集在报纸上,加强文化交流,同时自娱以致众乐。


内容:

一:文本

        这是作为报纸以及信息宣传所必须的,约二分之一。

        1.楔子——作为正文切入

        2.基本信息——时间和主办方

        3.新闻——以社团的最新动态为主,一半是上阶段社团活动的总结,一半是正在准备的新活动

        4.漫评——收集各方的漫评,帮助个人宣传自己喜欢的作品和寻找同好,端正社团风气

二:图像

        作为动漫社所必须的,约四分之一。

        1.绘画

        2.cos照

三:杂项

        报纸的零散内容或娱乐性内容。

        1.板头图/封面

        2.底字——征友告示或acg名台词

        3.填字游戏——娱乐内容

        4.问答——收选问题让高管作答,可以是有趣的小问,也可以是受关注的议题

        5.悠小咕专栏——社娘存在感

        6.可活动空间——没有固定内容的空间,视实际需要安排内容,如将过长的漫评的尾部移入此(上接第二页某文)。我们并不知道将来报纸的实际投稿量,故尽可能让我们的编排更加灵活。

2.提出背景

(注:以下人物称呼依据林美工视角)

        林美工,在2020年受前财务影响加入悠行动漫社,在2021年因为和社长与策划的关系成为新一代美工部长。得知自己即将上任,他向社长提出创办社团报刊的构想,并初步达成一致。6月23日,美工在换届会议结束后向前辈和同事们提出了报刊的企划。6月27日,美工写成该建议。

        美工的动机来自经历。入学时,他通过社会贤达coinred认识了东方project同好前财务。前财务的个人魅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决定入社。前财务曾多次造访他的寝室,并通过个人魅力给他的室友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室友向前财务咨询了很多事情。一名室友问:“社团会有很多活动吗?我报了器乐社,但我不会玩乐器。我只想看那些人在台上表演,和大家一起在下面挥荧光棒。”前财务的回答是否定的:社团不会有那么多活。这件事给美工的触动很深。另外,因为一些失误,美工在整个高一没有入群,除了为漫社在元旦发行的本子供稿外,就没参加过其他漫社活动。

        因为和社长与策划的关系以及一些机缘巧合,林美工顶替上美工部长一职。获得职权的美工开始思考自己该做什么。想到那名室友的期待和自己的边缘经历,他决定:让最边缘最社恐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社团的存在——其实他自己就是个比较边缘的社恐。这是他提出办报的原始动机。此外,还有他深受东方project社群同人氛围影响、对校园生活的理想期待、对某些现象的不满等等因素。

        美工想到的做法是发行线下报纸。最初,他将其定位为“以服务社团各项活动为主,兼顾创作与交流需要的社团官方报纸”。其职能包括但不限于:1.提供各项社团活动的开展流程、参加途径、结束回顾等信息;2.提供创作与交流的平台;3.丰富社员们的校园生活;4.增强漫社成员的自信心。

        美工先去寻求社长的意见。社长同意了办报的建议。“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大环境,但我们还有力量去维护这个小圈子的风气。”社长这么决定了,并鼓励美工去咨询其他高管的意见。在社团换届大会正式开始前,美工将“《悠小咕快报》样稿”给邻座的副社哥过目。副社哥给出肯定,并说:“你这个‘悠小咕快报’的字排得不大好:‘小’和‘快’太偏了,看上去像是‘悠咕报’。”于是,美工把“悠小咕快报”修改成现在的版本(由社长上色)。在漫社换届会议后,美工把草稿交给各位高管过目。在暑假前的新高层会议上,美工作了一次较为仔细的报告。于是,“《悠小咕快报》计划”作为继悠小咕二代、招新视频后的又一项重要企划,被计入漫社高层议程。

        美工在漫社换届会议中途,试着向前财务征求意见,“如果是你们这届的企划的话,就先和你的同伴商量吧。”被这么回复了。前策划得知这个构想后,给出了警示:不会有社员来投稿的;就像策划部那个时候一样,没什么人投稿。

        当然,对后辈们的计划,前辈们只是提意见,而不会加以干涉。这一级高层的大家同意了,并着手开展了“《悠小咕快报》计划”。

        《悠小咕快报》,堂堂诞生。

手稿
手稿
林对快报的最初构想(正面)
林对快报的最初构想(反面)

3.发展过程

        快报经历了长时间发展。为方便起见,2021级《悠小咕快报》的发展历程按如下形式呈现:

第一期(9月)(共11面)——初创:

        这是高管们在暑假写稿子凑成的,包括卷首语、漫谈、小说(原创和二创)。

        这一期的纸张相较日后微微大出一圈;是散装寄来的,副社姐和cos负责把封面和内容叠在一起,美工负责用订书机把它们钉起来。

第二期(10月)(共17面):

        无卷首语。几篇小说实现连载更新。出现新内容:填字游戏、活动回顾、咕咕回声、美工部区域、意见反馈表(印于最后一页,此处不算入总面数)。

        因为财务的失误,变成了超大纸张加全页彩印,引发了一起财政事故。

第三期(11&12月)(共49面):

        卷首语再次出现,成为固定内容。出现新内容:故事接龙、广告。

        A5小册子的形式从此确定;目录、页码出现;“悠小咕快报编辑委员会”名单出现,与目录同页。

第四期(次年3月)(共62面)——成型:

        出现新内容:咕咕回声、编者寄语、互动小剧场、色块接龙。

        漫评区更名为“悠行漫话”,小说区分为二创小说区“延续的物语”和原创小说区“无因之梦”,其余内容划入“番外”,构成《快报》四大分区。卷首语独立于四大分区。美工部区域定名“美工回廊”,属于“番外”部分。漫评、二创小说在标题后用括号标出相关人物或作品。以上改动主要在目录中体现。

第五期(最终期)(共118面):

        出现新内容:悠行新语、今日名画、附录、卷末语。

        因为与合刊同步发行,本期编辑任务被临时发配给美工,故其形式较为特殊。

合刊(共324面):

        前五期内容的整合,与第五期同步发行,需要者购买。

        分为开卷絮语、第一卷、第二卷三部分。开卷絮语即往期卷首语合集,第一卷下分同第四期的“悠行漫话”“延续的物语”“无因之梦”三块,第二卷同“番外”。

        以上,为2021级《快报》的发行情况。

        《快报》的争议始于其形式:《快报》到底该长什么样?美工认为,《快报》应该是一张报纸,有限空间,少量多印,维持频率;要从一个最低的限度开始,日后视情况不断调整,这样才有最大的存续与发展的可能。副社哥对此表示:“要是这样还不如不办。”经过后期的讨论与尝试,《快报》从第三期开始,固定为小册子形式,尽可能按月发行,一学年结束后发布合刊。

        小册子的形式易于编辑与阅读,方便存放,不易损坏,页数灵活,很好地满足了社团刊物的需要;只不过,因其不可避免的限制因素,对图像等内容不甚友好。

        《快报》内容的丰富是个比较自然而然的过程,大家想要些啥,感觉还缺了点啥,便去补充了。漫谈和小说很自然地就出现并成为了《快报》的主体内容;副社哥长期负责填字游戏版块;轻音和美工不约而同地写起社团日常,分别产出了《互动小剧场》和《悠行新语》;随着页数的增加,目录和页码也就出现了。

《悠小咕快报》

4.回顾

        在《建议》中,美工认为《快报》主要为社团活动服务。结果,因为《快报》自身的发展成熟,同时社团活动在疫情影响下大大缩水,导致社团资源向快报倾斜,于是,《快报》就成为活动本身,并逐渐成长壮大。

        《快报》的成就当然也离不开本届全体高管的一致努力。我们当然会有矛盾,但是,就像前辈所说:“我们有矛盾,是因为我们有矛盾的必要——那些什么事也不做的社团是最安定的。”虽然一些事情也闹过不小,但因为社长等人的操心,我们还是比较安稳地走到了最后。

        《快报》还有很多不足,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正如前策划告诫的那样:社员投稿不积极。相当多的文章都是由高管层产出的,看看我们熟悉的老朋友藤原透也、Coppelia鱼的名字就知道了。此外,还有形式不固定、发行不稳定等等。作为一个高中小社团的报刊,这些不足确实挺难完善的。

        最后,引用社长在换届会议上的话:

        “《悠小咕快报》,一开始我和大佐(即林美工)讨论,是要做成这么大的报纸的(张开手臂比划),刊登时事、文章、还有悠小咕。不过经过一个暑假的讨论后,变成了如今的小册子。最初想做成月刊,考虑到工期,就延长了。因为没时间画,所以里面没有悠小咕。总之,《悠小咕快报》,既不悠小咕,又不快,更非报......

        “我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漫社。不做快报,我能理解;要做下去,我很支持。悠小咕、快报、皮套,就交给你们了,像上届对我们做的一样。”


【策划】关于社团报纸创办的建议(2021/6/27)附后日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