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史个人归纳---美国近现代史(十四)

2021-08-30 11:12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后,德美两国走上不同的道路之原因


面对经济危机,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

(1)经济危机为纳粹党尤其是希特勒这种民族主义者提供了良机。


(2)魏玛政府在如此情况之下只能逐渐改变统治方式,走上专制主义道路,为之后法西斯上台铺平了道路。


(3)经济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德国的垄断资产阶级决心利用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权,通过对内镇压无产阶级革命,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摆脱危机。一战战败之后,德国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严重束缚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脚步,同时德国国内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抬头,谋求对外扩张,一雪前耻。双方结合,都寄希望于对外战争的方式寻求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


罗斯福及其新政的积极作用,罗斯福总统放弃了胡佛的放任主义政策,《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了大资本的盲目竞争,《农业调整法》给农民发放补贴,维持农产品价格,举办公共工程,救济大量失业者。同时巩固拉丁美洲传统势力范围。美国国内自身农民运动和人民民主运动也对于避免法西斯势力上台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法西斯势力本身来说,在美国这种民主传统悠久势力强大的国家,始终是孤立和分散进行的,因为他并没有像在德国形成过全国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中心,或者如同日本有着天皇或者军部的支持。


总体来说,美国的民主传统,并且通过两次资本主义革命清除了前资本主义因素,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来缓冲经济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并非只有法西斯专政这一条路可选,再者说,美国垄断统治阶级要护持世界现状和均势,并不需要像德国一般重新恢复地位,瓜分世界。



世界史个人归纳---美国近现代史(十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