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15早评】压力有所显现!

2023-06-15 09:26 作者:国金证券  | 我要投稿


【锐叔论市】压力有所显现!

微软再放大招AI+医疗商业化空间有望打开


公开部分

分析师姓名:毛锐 (SAC登记编号:S1130622080021)

周三早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开盘之后,指数基本上未出在平盘线上震荡,深成指相对较强。午后,指数有所走软,沪指、创业板指先后翻绿。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14%、涨0.26%、跌0.17%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48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2116:2660,个股平均涨幅0.09%,赚钱效应一般,两市成交额10006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6.20%。北上资金净流出近22亿。

在经过连续两天的缩量上涨后,昨天市场终于放了一些量,两市成交额合计在时隔一个多月后重返万亿大关,不过结合大盘小幅冲高回落的走势,以及整体个股赚钱效应为近4个交易日最低水平,放量更多为反映的是抛压有所上升,预示调整压力有所加大。

今天凌晨,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尘埃落定,正如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那样,美联储暂停了加息,不过点阵图暗示年内还有两次加息且各加息25个基点,较预期更为鹰派,市场原本认为7月或9月是本轮周期最后一次加息。受此影响,美股三大指数盘中一度快速下挫,二年期国债收益率续创近期新高并接近3月份历史高点。结合中国央行在前天下调逆回购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后,国内二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走低并创年内新低,中美利差进一步拉大,或继续不利于北上资金流入。

技术上来看,沪指在昨天冲高回落后,仍处于布林通道下半区,意味着当前仍为偏弱运行格局。同时,也再次验证了去年11月之后上升通道下轨的反压。相对来说,深成指短期表现更为强势,目前已进入布林通道上半区,且日线MACD已形成底背离。不过,沪指和深成指上方不远处都存在筹码峰的压力,意味着继续上行将面临更多前期套牢盘的解套压力。

央行时隔10个月后再次下调逆回购利率,预示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已在路上,预计后续还有更多的政策“组合拳”会陆续落地,“政策底”正在逐渐形成,这也是当前市场最大的做多理由。中期来看,有望再次形成去年10月之后“弱现实+强预期”的背景。不过短期而言,“市场底”通常滞后于“政策底”,微观资金面也需要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因此,锐叔判断当前市场仍处于磨底阶段,尚不宜操之过急。相应的在操作层面上,也尚需保持一定的耐心,并继续建议轻仓者暂时观望为主,重仓者则仍可考虑利用反抽机会适当控制一下仓位。


板块掘金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按不加权方式排序,酿酒、日用化工、酒店餐饮等涨幅居前,银行、电力、电力设备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结合涨幅超过5%个股数量和板块指数涨幅,光通信、CPO概念、5G概念等较为活跃。

人工智能主题的整体活跃度在昨天虽然有所下降,但光通信分支却很是耀眼,板块内超过四分之一的个股涨超5%。驱动上,最近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光电子课题组李明研究员-祝宁华院士团队研制出一款超高集成度光学卷积处理器,这标志着我国在光计算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据了解,光计算是一种利用光波作为载体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具有大带宽、低延时、低功耗等优点,提供了一种“传输即计算,结构即功能”的计算架构,有望避免冯·诺依曼计算范式中存在的数据潮汐传输问题。近年来光计算在AI领域呈现高速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Lightmatter和Lightelligence为代表的公司,推出了新型的硅光计算芯片,性能远超目前的AI算力芯片,据Lightmatter的数据,他们推出的Envise芯片的运行速度比英伟达的A100芯片快1.5到10倍。在AI算力时代,随着数据流量爆发与下游应用的丰富,驱动光模块产品向着更小型化、更高速率、更低成本的方向演进。同时,光模块已发展至800G以及后续1.6T等速率的升级,带动光模块相关技术路线的前瞻研发与迭代升级。当前,主要的技术升级方案包括CPO方案、薄膜铌酸锂方案、硅光方案、LPO方案。CPO方案:AI算力下高效能比方案。CPO方案将引擎和交换芯片共同封装,缩短了光引擎和交换芯片间的距离,主要应用于超大型云服务商数通短距场景,将有效解决高速率高密度互联传输。薄膜铌酸锂方案:技术突破,尺寸与集成度问题得以改善带来新发展。铌酸锂材料研究历史较早,具备优异性能;随 着薄膜铌酸锂新技术突破,大幅改善尺寸及价格问题,随着相干技术下沉为相干光调制器带来重要发展机遇。硅光方案: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下降潜力大、波导传输性能优异三大优势。硅光模块在高速率传输网中优势明显,需求增速将高于传统光模块;硅光模块有望在2025年高速光模块市场中占据60%以上份额。 LPO方案:成本优势突出,满足AI计算中心短距离、大宽带、低延时要求。相较DSP方案,LPO可大幅度减少系统功耗和时延,适用于短距传输;而其系统误码率和传输距离较短的问题,因为在AI计算中心短距离应用场景下较为适配,得以弥补。在AI算力环节中,光模块的国产化程度相对较高,因此也是AI算力爆发时代国内主要的受益方向,因此中期来看,那些前瞻布局CPO/LPO等新技术的上市公司值得持续关注。不过,短线上还是需注意一下节奏。在今天的权限部分,我们也将给大家分享一份“国内上市公司在光模块新技术方面的布局情况”,以供参考。

消息面上,继马斯克后,又一国际巨头也来华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6月14日在推特发文称已抵达北京,这是他自2019年以来首次抵达北京。他说很高兴能拜访与盖茨基金会一同应对全球健康和发展挑战的伙伴。看来,这次比尔·盖茨来访的重点是医疗健康领域的合作。而另一个相关的事件是,近日微软研究人员展示了LLaVA-Med模型,该模型主要用于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可根据CT、X光图片等推测出患者的病理状况。据悉,微软使用GPT-4,在八个英伟达A100GPU上对LLaVA-Med进行训练,其中包含“每个图像的所有预分析信息”,用于生成有关图像的问答,以满足“可自然语言回答有关生物医学图像问题”的助手愿景。据微软称,该模型最终具有“出色的多模式对话能力”、“在用于回答视觉问题的三个标准生物医学数据集上,LLaVA-Med在部分指标上领先于业界其他先进模型”。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恐怕不得不让市场对AI医疗产生联想。医疗领域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通过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疾病检测效率以及医学影像领域的智能化分析,将为智慧医院提供底层支撑。目前AI大模型在医疗方向主要应用于医疗信息咨询和科普、问诊导诊、辅助诊断和决策、智能对话与自动起草回复等场景。随着各类AI医疗大模型的加速迭代与演化,商业化前景望进一步打开。据Statista 的报告预测,全球医疗AI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10.6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879.5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7.0%。当前,GPT-4已实现医疗领域商用合作。微软旗下Nuance Communications发布与OpenAI的GPT-4集成的支持语音的医疗病历生成应用程序DAX。GPT-4对于事实的阐述精度对比GPT-3.5高出40%,在医学知识自测评论考试表现更优秀,支持多模态输入,预测会对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公卫、医保信息化细分领域产生效率的变革性推动。百度文心一言前期有很多互联网医疗、医疗信息化、创新药械、医保等接入进行内测和工具开发,预计随着百度千帆的企业服务大模型发布,将会进一步推动医疗AI的发展。在政策层面,对“AI+医疗”也呈现一贯支持的态度,此前无论是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或是医疗行业相关政策,对“AI+医疗”均有所强调,本轮大模型落地后,率先落地的鼓励性政策中,医疗行业也是被率先选中的示范性行业之一。总体来看,多维度共同驱动之下,AI+医疗有望成为医疗IT行业下一个核心增长点。在今天的权限部分,我们也将给大家分享一份“AI+医疗领域投资建议及重点标的”,以及“国内医疗IT公司大模型布局梳理”,以供参考。

免责申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涉及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国金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6.15早评】压力有所显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