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是实战申论思维?

2023-06-29 15:14 作者:合一申论  | 我要投稿

什么是实战申论思维?

今天通过引用合乂申论对“2020江苏申论A第二题”的解析来告诉大家。看到最后,必有收获!

 

第一步、审题干

“给定资料2”中的张先生与小胡通过自身在互联网世界的经历,总结出各自的职业观,请对他们的职业观分别进行评析。(15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透彻。篇幅250字左右。

合乂剖析

1.明确中心,围绕张先生和小胡的职业观来作答。

2.确定题型,要求分别进行评析,则为观点看法题。

3.确定材料,紧密围绕“给定资料2”来展开。

4.读懂要求,观点要契合材料,多角度分析材料,字数可写到300。

 

第二步、确定作答思路

1.题干中“职业观”出现两次,属于题干高频词,作答时应指出其职业观是什么。

2.题干中指出要“分别评析”,则要将张先生和小胡分开作答,且“评析”意为既要“评”有观点,又要“析”有分析。

3.观点要从材料中寻找感情倾向的暗示,千万不要自己“感觉”。

4.若材料中存在负面的问题,还需要对策解决,也是优先从材料里寻找。

 

第三步、分析材料

第一段、“与互联网共成长”,是大多数80后、90后、00后真切的生活感受。在互联网业发展初期,沉迷网络几乎就是年轻人不务正业的代名词。近期,一项媒体的调查显示,如今有91.9%的青年在网上拥有至少两个与本职工作完全不同的身份,他们大都利用课余、下班时间、周末和节假日在网上经营着新身份。如果按照传统价值观念来分类,他们做的事大都可定性为“好事”或“有意义的事”。

合乂剖析:第一句话交代了一个宏观背景;第二句和第三句对比说明在互联网时代,过去和现在人们的看法,对比论证一般是用过去的不好,来衬托现在的好,所以第二句实际上是在为第三句做铺垫,而第三句则强调了“有不同身份,用业余时间经营”;第四句是承接第三句做进一步说明,做的都是“好事或有意义的事”。

所以,从这一段话提炼出:在业余时间经营新身份,做好事或有意义的事

 

第二段、在某咨询公司担任新媒体编辑的小周就是这些年轻人的代表。小周在十几个APP上都有自己的身份,例如文学吧的10级用户、重度网瘾网友互助会成员、养鸡公益爱心大户等等。不过,最让小周有成就感的身份,还是某支付软件的安全志愿者,“大四的时候,室友曾被骗走了当时身上仅有的几千块钱,我一下子觉得诈骗离我们很近。”小周说,希望自己能为保护善良出一些力。

合乂剖析:这一段是承接了第一段展开论述,举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小周”。然后阐述他所具备的这些身份,再论述了他最有成就感的一个身份。但是,无论具有什么身份,最后一句话也进行了总结,即“希望能为保护善良出一些力”。

所以,从这一段话提炼出:为保护善良出力。

 

第三段、调查显示,最受欢迎的十大新身份包括种树能手、在线课堂主播、大众评审员、网络动物救助员、行走捐达人、养鸡公益大户、交通路况举报员、网络安全教育志愿者、信用分学霸和美食评论员。无一例外,都是在网上“做好事”,在有限的时间内,年轻人将自己的时间价值最大化,在丰富自己的同时,也带给他人和社会更多回馈。以某支付软件上的“养鸡公益大户”为例,已有1.25亿人通过这个新身份,为19个公益项目捐赠了92亿颗鸡蛋,帮助了432万人。小孔在现实中是萌宝妈、投资人,在网络上则是财经知识分享群群主、网络秀场咖等等,而小马在自己成功创业之后,利用业余时间成为了线上小微大学讲师,在网上免费教小商家生意经。

合乂剖析:首先阐述了最受欢迎的十大身份,然后通过“无一例外”这几个字引导总结,即这些身份都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时间价值最大化,丰富自己也带给他人和社会回馈”。随后进行了举例论证,这三个例子可以提炼第一个,即“参与公益项目帮助他人”。为什么仅提炼这一个例子?因为后面两个例子提炼出来和前文总结相同,即小孔有多个身份,小马利用业余时间经营新身份。

所以,从这一段话提炼出: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时间价值最大化,丰富自己也带给他人和社会回馈,如参与公益项目捐赠帮助他人。

 

到这个地方为止,前文均没有直接提到张先生和小胡,这就让不少人认为前几段材料没什么用,通过合乂申论的解析告诉我们,实际并非如此,请继续往下。

 

第四段、年轻人在网上努力经营新身份也不是人人赞成。“养鸡爱心公益大户”张先生是某单位工作人员,此前因为捐赠爱心最多,被评为全球最有爱养鸡大户,还获得了1265个真鸡蛋。不过,媒体对于张先生的报道却引发了一些网友的质疑:“每隔半小时就看一次手机,还干不干其他事?在工作时间不就是不务正业吗?这样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单位同事对此也有微词。张先生对此不以为意,他有自己的生活心得:“不务正业的观念已经过时了,所谓职业不就是一份工作吗?网络空间为我提供了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成就感,只要我做的事是有价值的,就是正业。”

合乂剖析:材料前面说了那么多其他内容,终于提到张先生了。第一句话就暗示了对张先生职业观我们应持有的观点,即“不是人人都赞成”,第二句话指出张先生这么做确实带来了一些好处,然后通过网友和同事的嘴再次告诉我们对张先生的职业观整体应该持否定态度,最后写了张先生的职业观

对于张先生的做法,还需要看到,无论是开头的暗示,还是网友和同事,否定的是他在上班时间做有价值的事,并没有否定张先生养鸡献爱心这个事!!所以,张先生的行为亦有可取之处。那么我们表态时的观点则可写为“弊大于利”。

那就可以写出以下参考答案:张先生认为职业就是工作,做有价值的事就是正业。这容易带来虚假的成就感,弊大于利。利: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时间价值最大化,丰富自己也带给他人和社会回馈;弊:占用工作时间频繁看手机不值得提倡。

这里可以进一步思考,张先生职业观的评析就算作答完了吗?非也!!因为他这么做不行,那怎么做才行?也就是有弊端一定要有对策。这时候要回想到92%的人用的是业余时间在经营新身份,小马利用的也是业余时间,所以还需要建议张先生:在业余时间经营新身份!

那对张先生的评析为:张先生认为职业就是工作,做有价值的事就是正业。这容易带来虚假的成就感,弊大于利。利: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时间价值最大化,丰富自己也带给他人和社会回馈;弊:占用工作时间频繁看手机不值得提倡。建议在业余时间经营新身份。

 

再来看小胡:

第五段、每一次互联网风口的变换,都伴随一场大规模的人才迁徙。这个时代,个人的职业生涯,越来越受到风口的裹挟。互联网“潮人”小胡对此感受深刻。

合乂剖析:该段描述了一个时代背景,这个时代背景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原因,也可以当作是小胡选择抓风口原因。

所以,从第五段提炼出:个人职业生涯受到风口的裹挟。

 

第六段、小胡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关键转变,发生在2015年。那时候,他在微软从事技术咨询工作,发现自己很难再有上升空间,便开始盘算跳槽。他注意到了Uber,这家公司刚进入中国,他判断,这样的外资公司会吸引大量的热钱进来,并且会发展很快。他进入Uber的职位是运营经理,当时Uber在北京正遭遇滴滴疯狂挖角,很多人从Uber跳到了敌方阵营。小胡选择了坚守,但网约车大战最终以滴滴合并Uber中国而告终。合并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是,那些“生而骄傲”Uber年轻人,被迫流落四方。离职前,小胡拿到了多个入职Offer,最后他到小蓝单车担任了副总裁。当时,共享单车行业正处在爆发前夕。2018年,共享单车彻底坠落。小胡在小蓝单车被并购后离开,加入饿了么再次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对于过往的经历,小胡有自己的感悟:“年轻人就得抓风口,风口意味着财富和名声,我必须站在风口上。年轻的时候不折腾,那打算什么时候折腾?”在他看来,大部分人都是打工者的角色,对于打工者而言,去风口公司工作是一笔绝对划算的买卖。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和秩序重构,在风口的变换中,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感悟,是成长的烦恼,也是成长的代价。

合乂剖析:在小胡说出自己感悟前的内容均是在描述“潮人”小胡的深刻感受,即“不断抓风口换工作”,随后指出了他的职业观“抓住风口折腾,追求财富和名声”,然后给出了理由“打工者去风口公司是划算的买卖”,但随后指出存在的不妥之处“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产业变革和秩序重构,风口变换频繁会带来成长的烦恼和代价”。

那就可以写出以下参考答案:小胡认为要抓住风口折腾换工作,追求财富和名声。(……)利:个人的职业生涯受到风口的裹挟,打工者去风口公司是划算的买卖;弊: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产业变革和秩序重构,风口变换频繁会带来成长的烦恼和代价。

到这里会发现,材料中没有像张先生那里有明显的感情倾向的观点暗示,虽然材料里有讲利弊,但应该以谁为主,绝非是自己提,而要始终立足材料!那么,又该怎样来评析呢?

这时候就要能回想起,92%的青年都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就连张先生也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就小胡在追求财富和名声!!!所以观点就来自于这里,小胡的职业观太功利了,是不可取的!!!(这里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小胡为什么和小马、小周、小孔等都是“小字辈”?)同样,小胡的职业观不可取,那么怎么才行呢?那自然是需要向其他的青年学习:经营一个新身份,做一些好事或有意义的事,为保护善良出力,如参与公益项目捐赠帮助他人。

那么对于小胡的职业观,又该怎么来评析呢?这里没有网友和同事给我们观点,只有他自己的做法和看法,但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自己评析,要始终立足材料!!

那么对小胡的评析为:小胡认为要抓住风口折腾换工作,追求财富和名声。这过于功利,弊大于利。利:个人的职业生涯受到风口的裹挟,打工者去风口公司是划算的买卖;弊: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产业变革和秩序重构,风口变换频繁会带来成长的烦恼和代价。建议经营一个新身份,做一些好事或有意义的事,为保护善良出力,如参与公益项目捐赠帮助他人。

 

所以,此题合乂申论给出的答案为:

张先生认为职业就是工作,做有价值的事就是正业。这容易带来虚假的成就感,弊大于利。利: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时间价值最大化,丰富自己也带给他人和社会回馈;弊:占用工作时间频繁看手机不值得提倡。建议在业余时间经营新身份。

小胡认为要抓住风口折腾换工作,追求财富和名声。这过于功利,弊大于利。利:个人的职业生涯受到风口的裹挟,打工者去风口公司是划算的买卖;弊: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产业变革和秩序重构,风口变换频繁会带来成长的烦恼和代价。建议经营一个新身份,做一些好事或有意义的事,为保护善良出力,如参与公益项目捐赠帮助他人。(256字)

 

 

截止今天,我看了市面上公考机构的答案,均没有充分挖掘前几段材料的用途,没有意识到是给了我们观点和建议,反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表达观点和提建议,日后他们做改动,必然是按照合乂申论给的这个参考答案为方向改!所以合乂申论的教研段位还是很高的,不愧是实战派老师的聚集地。在这里也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申论的实战思维就是“根据题干所问和材料所写,写出契合出题人意思的客观题!


什么是实战申论思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