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命的幽灵种种(1)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的笼罩、指令
今天,当全球成功地放逐了“革命”后,“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的可能性再度成为幽灵。
我们徘徊在幽灵化的现实之间。
新的大众文化生产链,一种不同的文化生产机制和样态,由游戏、网络写作、大众阅读和电视剧电影网剧广播剧组成的生产链。很多概念必须重新被提出和质疑,比如,何为作者,何为读者,何为原创。
漫威宇宙:形象的自我生产和自我传递。
代沟存在并且我也不再试图不自量力地区穿越:我们之间无法分享同样的情感结构(威廉姆斯)。
耽美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阅读体验。由诧异产生的震撼感。
正面: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意识的生成。
动乎于衷的震动经验来源于:
年轻一代女性写作中展现出的权力意识和权力自觉,一种对权力现实的特殊的敏感,伴随着权力阶序、等级秩序的由衷的、身体性的、深入骨髓的尊重和臣服。
vs
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中成长起来的、
阅读的历史是农民起义的历史而不是帝王将相王朝更迭的历史、
一次又一次地反抗、如何颠覆权力、一次又一次地试图形构一个新世纪遭受失败但屡败屡战。
这样的情感结构与思维态度似乎现在已经是“春梦了无痕”。
这样的社会整体的集体潜意识,反映于集体的社会性记忆的文本群当中。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占据绝对中心的一个形象,一种命名,一种召唤,一种主体位置——人民。
人民并不是一个自在的现实,并不等于社会中被压迫的大多数。
8个人占据全球50%的财富: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两马不在其列。
占领华尔街最终沦为一场巨型的符号学展演,但留下一个口号:我们是99%。
《下流社会》
我们不断地往下流动。
这个“向下流动”可望可及地发生在中产阶级社群,中产阶级在迅速坠落到底层,而底层则向更深的“不可见”的深渊坠落。
人工智能的突破,社会的大规模地自动化在发生,创造一种新的“弃民”(不是“穷人”)。
你简单地“没有用了”。
在资本主义整体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中被抹除了。多数人在整体地被排除、被贬低、被放逐。
那么,这些99.999%的人,在这样一个全球资本化,资本主义不在具有一个外在的边界的时刻,他们是多数人,但是他们是人民吗?
不,他们是masses,是大众,是乌合之众。
他们是无限地被挤压又无限地被分散、无限地被切割被原子化的所在。
而人民,是19世界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创造者,是一个经过召唤、经过动员、经过教育、经过自觉、经过自我组织和组织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