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羡慕织女不带娃?陪伴孩子,试试一起读完这本书
七夕到了。
“作为妈妈,我就羡慕织女。整天在天上当仙女儿,俩娃还是牛郎带大的。”——羡慕织女,带娃太难?不,你只是需要快乐带娃的得力“法宝”,比如优质有趣的图画书。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图画书,给孩子打破时空壁,走近民俗节日的新途径,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让你爱上陪伴孩子。岁月静好,于七夕,和孩子一起读读中国传统节日故事中的《喜鹊信使》吧。

绘者:程思新
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老师的笔下,七夕的鹊桥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一条小河流过一片白杨林,小河上有一座小木桥。桥边最高的白杨树上,住着喜鹊信使家族。小喜鹊们听奶奶说,家族的成员要在七夕的时候给全天下的喜鹊们送去紧急羽毛信,号令所有的喜鹊冲上高空,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鹊桥,让织女能走过鹊桥,与夫君牛郎和两个孩子相会。
这个喜鹊信使的故事,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01|喜鹊视角,还原“鹊桥相会”的奇观盛景
鹊桥相会是流传在七夕节的古老神话,孩子们都知道,天上的织女在这一天跨过银河上的鹊桥,与凡人牛郎和两个孩子团聚。但是,鹊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鹊桥?这本书里,就生动地讲述了鹊桥的秘密。
喜鹊家族的喜鹊奶奶常给小喜鹊们聊起家族光荣的历史,喜鹊哥哥、喜鹊弟弟和喜鹊妹妹越来越期盼过七夕。因为,他们杨树林里小河上的木桥,藏着大秘密!桥上的每一段木板,都会在七夕这一天幻化为金色的羽毛信,由喜鹊信使家族叼着信飞往四面八方,通知全天下的喜鹊飞上银河去搭桥。

02|创新故事,勾连现代与古代的时空对话
牛郎织女的传说发生在古代,那个离我们很远很远的时候,离孩子们也很远很远。“织女为什么穿着奇奇怪怪的长裙子?”“牛郎是叔叔,为什么也是长头发呀?”……书中故事的起始角色,是生活中常见的喜鹊,喜鹊说着现在的话,喜鹊奶奶裹着现在老奶奶们喜欢的花头巾,这一切都在翻开书页后的第一时间,将孩子立刻拉入书里的情境,没有隔阂,没有阻碍。而牛郎织女古色古香的身影,在后文中循循渐入,缓缓呈现,不突兀,也不违和。
“原来,牛郎织女已经分开了千百年!”千百年间,织女每年只有一次见到家人的机会,这也就是喜鹊家族重要使命——架起鹊桥的原因。


03|感受亲情,珍惜家人共度的平凡时光
看似平淡的,是最应当珍视却又最容易忽视的。
比如亲情。父母和孩子的亲子之情。
抖音刷不尽,好剧追不停。游戏太好玩,B站精彩多。年轻的家长们带着初为人父母的懵懂,似乎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想看想玩想沉迷,而陪伴孩子,是件不自由又占时间的“苦差事”。所以,七夕时节,有些年轻妈妈在等浪漫的祝福之余,还会有片刻念头,羡慕起不用带娃的织女。

离我们遥远的是银河,在我们身边的是孩子。没有真实存在过的是神话,真真实实在心里的是责任与担当,是爱与牵挂。
七夕如昔,漫天星河璀璨。读《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图画书,走近民俗文化,感受纯真情感。愿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幸福平安地在一起,长长久久,日日夜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