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和中土世界:沙巴德,连接南北杜内丹人王国的重要河港

沙巴德(Tharbad),是中洲西部埃利阿多(Eriador)地区南部、格瓦斯罗河(Gwathló)岸边的一座河港城市。在第三纪元早期,沙巴德成为通往埃利阿多的南北主干道路上的重要交通节点,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一规模庞大的城市最终只剩下断垣残壁。


沙巴德所处位置属于格瓦斯罗河的中下游,该位置地势近乎水平,水流迟缓,属于沼泽中的一片宽阔浅滩。在该浅滩以北便是由河水扩散形成的大沼泽天鹅泽(Swanfleet)。往南大约一百英里流程处,地面坡度便逐渐增加。

由于格瓦斯罗河的流速比较缓慢,哪怕是吃水较浅的船,也可以轻易由南向北,逆流而上抵达沙巴德所在位置。因此鉴于该位置所处地理优势,建成河港作为格瓦斯罗河上往来船只的中转点,无疑是一个很好选择。
关于沙巴德河港的布局,书中并没有多少介绍。鉴于河上横跨着沙巴德大桥,猜测主要城镇区分布在格瓦斯罗河两岸,而大桥为各城区陆路的唯一连接点。

根据记载,沙巴德岸边修有堤坝,这保证了水道的延长,也减少了下游的泥沙淤积。穿过沼泽地、通往大桥的漫长堤道也在沙巴德修筑。为了守卫桥梁,在河两岸大桥的土基上还建起了堡垒。


沙巴德河港的始建日期并不明确。而沙巴德地名最早出现在第二纪元,出自海外的努门诺尔探险家之手。
根据著名努门诺尔探险家,国王阿勒达瑞安的记录,他在一次探索中洲的航行中沿格瓦斯罗河而上,直至沙巴德所在位置,并在那里遇到了精灵夫人凯兰崔尔。第二纪元早期的努门诺尔探险家既无需求、也无人手在沙巴德兴建工程,因此当时的沙巴德还只是荒无人烟的浅滩,没有形成规模化的聚居地。即便后来努门诺尔人在格瓦斯罗河两岸采伐林木,沙巴德也没有得到建设。
此后精灵与黑暗魔君索伦的战争打响,沙巴德再次登上历史舞台。索伦占领埃利阿多全境、围困精灵领地,他的生力军从南方源源不断而来,逼近沙巴德。这时,努门诺尔王国的援军跨海而来,他们首先重创围困精灵的敌军,逼迫其撤往南方,随后分兵登陆格瓦斯罗河口的泷德戴尔(Lond Daer)港,沿河直扑沙巴德南岸,因此虽然索伦的败军在沙巴德北岸得到重组,但已被切断后路。在努门诺尔军队夹击下,索伦大军在沙巴德彻底崩溃。

格瓦斯罗之战的获胜让努门诺尔人初尝权力的滋味,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沙巴德河港初具规模,成为努门诺尔人在中洲西北方的扩张基点。
努门诺尔沦亡后,在中洲出现了由流亡的努门诺尔王室建立的刚铎和阿尔诺两个王国,这两国以格瓦斯罗河为界。为了改善交通,扩建沙巴德的浩大工程在第三纪元早期便开始了:两国工匠采取排水和修建堤坝的方式,令河港能容纳更多的船只,横跨河流的沙巴德大桥也是在这一时期修建。
在第三纪元,从南方的刚铎先走海路抵达沙巴德,然后换陆路经南北大道前往北方的阿尔诺,被认为是在两国之间旅行最快捷的路线。为了维护这个重要的交通节点,一支由战士、水手和工匠组成的守军驻扎在沙巴德,其人数十分可观。
第三纪元中期大瘟疫席卷中洲西部,阿尔诺深陷与安格玛巫王的战争和以及疫情的双重灾难,人口锐减,格瓦斯罗河两岸土地被彻底废弃,于是沙巴德河港迅速衰落下去。
第三纪元后期,严酷寒冬的融雪在格瓦斯罗河流域引发了大洪水,原本就脆弱的沙巴德河港遭受了洪水的袭击彻底沦为废墟,那里的最后一批居民被迫撤离。由于阿尔诺的灭亡以及刚铎的衰落,沙巴德未能重建。

虽然中洲旅行者仍然可以利用沼泽中崩塌的堤道,找到通往沙巴德的秘径,然后从大桥残垣处的浅滩渡河,但这条路线极其危险。不过这可难不倒游侠阿拉贡的通行。
第三纪元末的魔戒圣战期间,负责搜寻魔戒的以安格玛巫王为首的九名戒灵,安全经过了沙巴德废墟。他们还在靠近沙巴德的地方抓获巫师萨茹曼的手下,并从他口中逼问出了大量情报。而刚铎执政宰相德内梭尔之子波洛米尔在前往瑞文戴尔参加会议的旅行中也同样经过沙巴德废墟,不幸的是,他在渡河时意外折损了自己的马匹,之后波罗米尔被迫步行跋涉。

魔戒圣战后,随着阿拉贡的登基,关于阿尔诺的复兴开始稳步进行。相信有关沙巴德河港的重建,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