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观影后的思考 谢晋元和孙元良的不同结局
管虎导演的八百,慕名看了,拍得真不错,切入的视角也独特。从几个被偶然编入五二四团的散兵的经历和心路为主展开整个故事。不浮夸,也不神吹,以小人物亲历大事件,娓娓道来。电影很成功,不用说了,不过我倒是对谢晋元和他的老上司孙元良的个人结局颇为唏嘘。
谢晋元先生是广东人,广东人的倔犟执拗和读书人的肩担道义,让他投笔从戎,进入了黄埔四期。从小排长做起,一直干到了八十八师二六二旅的旅部中校参谋。在淞沪会战中,他以五二四团团附的身份加入战斗。这里提个冷知识,团附是国民革命军中的一个独有的职位,不是副团长,也不是团副。有点像是高级军官在团级单位观察学习,指导士兵训练的意思,不是常设个职位。团长韩宪元在战斗中牺牲,于是他代理团长。(一说韩宪元是在南京保卫战时殉国,淞沪会战时随孙元良撤走。我对民国战史不是很了解,就都列出来吧)

当蒋介石准备留下一个师做最后抵抗以争取九国会议同情的时候。谢晋元的顶头上司,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灵机一动,鸡贼的表示,留下少量部队,主力退走。并通过顾祝同说服了蒋。孙元良何许人也?他是李大钊推荐的黄埔一期,在国军中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绰号——飞将军。跟龙城飞将李广不同,他这个飞,是飞奔逃命的飞。因为善于逃命,被当之无愧的授予了这个称号。同时这位孙将军还是后来的大影星秦汉,之爹。孙在北伐时就崭露头角,作战时嫖妓逃跑两不误,蒋介石曾气的要枪毙他。但最后却选择花钱送他去日本读军校,一个字,命好。
孙将大部队都带走了,只留下一个营的兵力来驻守四行仓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活不好干,也干不得。在分配任务时,大家都不愿出头,只有一心抱着以身许国的广东汉子挺身而出。他和五二四团一营营长杨瑞符一起,带领着四百多号弟兄,创造了那个奇迹。以区区四百之众,诈称八百,抵挡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毙敌200余人,伤敌无数,自己仅阵亡九人,伤二十余人。让自吹无坚不摧的日军,大喊脑阔疼,大喊该死的八十八师。而谢所得到仅仅是从升任上校团长的一纸任命,在他被困在英租界的时候,蒋不愿得罪英国人而不敢把他和所部救出。在他被日伪特务暗杀之后,仅以追认少将之职加以抚恤。
而丢弃部下全身而退的孙元良不但在淞沪会战期间威胁劳军的女学生,还在撤走时抢了英租界的日本工厂货物,小发了一笔。之后在南京保卫战中更是发挥了“飞”的特长,扔下部队溜走。后来更是在内战时,淮海战役中故技重施,把邱疯子等人甩开,只身逃走。长腿将军刘峙都自愧不如。
谢晋元将军被汉奸刺杀时年仅37岁,孙将军后来跑到了台湾,享年103岁。何其不同,又何其不公。其实在蒋公对待孙和谢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他用人挑人的本事着实不咋地。对于丢弃部下的败军之将,资助其去日本读军校,回来了又委以重任。对于极大的激励了抗日军民热情,让中外记者都刮目相看的民族英雄,却不肯花代价拯救。其实后来在湘北战场对第十军方先觉的处理上也是这样,该奖的不奖,该杀的不杀。后来内战开始后,不少人纷纷变节,倒也是情理之中了。孙子讲为将者五德,信智仁勇严。信在首位,赏罚不明,何以为信啊。只可惜了孤军营的四百壮士,可惜了猛将的报国之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