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莉的坦克设计#1:AMR 40侦查坦克

各位好!up主平时很喜欢思考改造一辆旧坦克或创造一辆新坦克,并把自己的灵感画下来。本期专栏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作品~
设计灵感

二战前法国装甲的设计思路比较落后,法国人认为坦克主要是用来支援步兵和协助防御工事的,因此比起其他国家的轻型坦克,法国轻型坦克拥有较为厚重的装甲防护和缓慢的速度。

然而法国坦克有许多致命缺陷。1937年法军进行了一次测试,测试中德国的37mm反坦克炮轻松击穿了法国轻型坦克的装甲,暴露出钢质量差的问题,法军因此进行改进;法军轻型坦克重量往往在10吨左右,却装备功率很小的发动机,法军当时最先进的S-35骑兵坦克重19.5吨,发动机功率190马力,功重比只有约9.5;此外,法国大量装备R-35、H-35轻型坦克主炮仅是一门37mm短管榴弹炮,火力明显不足。这些问题在闪电战中暴露无遗。因此up主给二战前的法国设计了一辆轻型坦克(up主将其取名为AMR 40)。下面将由4方面介绍一下我设计的坦克。

机动性

AMR 40长约3.0米,宽2.3米,高1.66米,以钢的密度≈7.9 g/cm³计算,AMR 40重约6.5吨,车体底部与地面间隙30mm,装备着120马力的哈奇开斯6缸汽油发动机,H-39同款,功重比约18.46。履带宽400mm,单位压力约0.38kg/cm²,相比其他法国坦克更稳定也更不容易淤陷。采用单流传动和水平弹簧悬挂,不支持原地转向,有5前进档和2个倒车档,因为up主觉得速度太快会影响履带寿命所以用了限速器,前进极速被限制在50km/h。

装甲防护

如图所示,AMR 40由铸造炮塔和焊接车体构成,炮塔正面厚56mm,两侧厚50mm,后部厚30mm,顶部厚8mm,炮塔座圈宽0.75m,厚30mm;车体正面等效44mm,炮塔前部的车体有一块62°内倾 21mm的装甲,车体侧后厚30mm,顶部和底部厚10mm。
火力

AMR 40装备一门有慢速垂直稳定器的25mm SA34 L/72反坦克炮,这是法军装备的最多的反坦克炮。该炮有效射程仅1000米,但是在有效射程内可以轻松击穿二号、早期三号和早期四号坦克。主炮只能发射25×193mm的1934(大装药量)型被帽穿甲弹,对付步兵和坦克火力都有不足,因此这辆坦克将主炮改为 弹夹发射,每个弹夹6发,可携带14个弹夹;副武器为一挺7.5mm MAC mle 31机枪(75发的弹盘供弹),总备弹量1200发。火炮俯仰角为-12°~20°,炮塔方向机为电传动,炮镜放大倍率为4倍。炮塔内亦有备用F1手榴弹。

人体工程学
嘛……作为一款只有1.65m高的小坦克,内部还是挺拥挤的,2名乘员中,驾驶员几乎坐在底板上驾驶,战斗室的空间稍微大一点。为此驾驶员的座椅可以前后调整,车长的座椅可以上下调整。此外弹药都布置在战斗室的前后部,驾驶舱和炮塔之间空间连通,这是为了一方倒下时另一方能接替他的位置。

总结一下,这辆坦克的定位应该类似德国的2号,对付步兵火力不足,但是侦察和穿插突袭应该还是胜任的。

大家如何看待这辆坦克呢?请在评论区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