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工具箱】生理学重要模型:少吃多动早睡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各种生命现象,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功能实现这些功能内在机制的学科
睡眠,运动,饮食,心情
怎么做:少吃,多动,早睡,静心
资料:所长林超-跨学科工具箱,常青-精力管理
睡眠
睡眠是大脑以及身体运作的阴面
睡着后我们既不能进食,也不能采集打猎和繁衍,并且可能会遇到危险(远古时期),为什么进化仍然要保留这个机制呢,肯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用1:清醒时学习知识,睡眠时(非眼动期)则把中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作用2:清醒的时候大脑会在有关联的信息之间建立逻辑练习,做梦的时候则会随机建立联系,是人类能产生跨知识跨学科融合的能力,创造力的来源;
作用3:睡眠可以安抚我们的紧张情绪,会把很多偏执和过激的反应消失掉(去甲肾上腺激素),有利于我们更理智客观的看待世界,所以很多事情,睡一觉就好了。
而经常睡不好,则会导致 记忆力变差,压力积累,缺乏灵活性
以上是大脑的影响,对身体的影响还有:内分泌失调,情绪变差,肥胖,免疫力下降,血压增高,生殖能力减弱,白天微睡眠等
普通人只要连续十天每个晚上只睡6个小时,效果就跟连续24小时不睡觉的人一样,会开始出现频繁的微睡眠
微睡眠:科学家发现人在疲惫时部分脑细胞会打上一小会儿盹。比如正想找某样东西,突然又忘了自己要找什么了。经历过微睡眠状况的人通常都对此毫不自知,这在驾车或重型机械作业等需要高度警醒的工作中是极度危险的。
什么是好的睡眠:
睡的快:不会失眠,躺床上2分钟内就能睡着。
睡的深:中途非常不容易醒来,一炮到天亮。
睡的好:睡眠时间不冗长,能最尽可能的短的时间,获得极高的睡眠质量。
起来爽:起床后精神百倍爽,神采奕奕,不会出现白天睁不开眼的情况。
怎样睡个好觉?
坚持固定的时间入睡,比如固定时间起床更重要
尽量做到每天锻炼,但不要睡前三个小时锻炼
睡前八小时不要喝咖啡,不要喝酒
下午3点之后尽量不要午睡
千万不要吃宵夜,晚上也别吃太多
睡前放松的实践一定要留出来,睡前半小时不要碰电子设备
是在睡不着,不要硬睡
启发:
为了避免冲动,可以先睡一觉,第二天在做决策;被难题卡住的时候,也可以克制问题,睡一觉第二天再解决。
相关知识
睡眠周期:非眼动期作用是记忆搬运;眼动期则会做梦,眼动期又叫积极睡眠。
做梦:
资料
《为什么使我们要睡觉》
【【大师课】UC Berkeley 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马修.沃克的睡眠大师课(中英字幕)-哔哩哔哩】https://b23.tv/P9lQE2
得到-怎样获取高质量睡眠
运动
饮食
喝水心法:不要等到渴了再喝
好的环境:杯子放在我鼠标边上,一直保持水满的状态
定时提醒:用软件,固化喝水这个动作,把它和你每天必做的动作进行绑定
规律饮食:早9点,中午12点,晚上7/8点
及时补,不吃撑:就是让自己到饭点前没那么饿,也就是中途稍微吃点东西
上午坚果,下午水果
小技巧:数咀嚼次数是保持健康最有性价比的方式
资料:https://zhuanlan.zhihu.com/p/334617515

心情
其他
基因表达:同卵双胞胎也会因为后天的习惯不同、身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产生很大的身体差异,这是因为基因虽然是一样的,但是最终是否表达是后天可以改变的。
内稳态:即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一个生物体的体内环境总保持稳定;身体受到轻微损伤还可以自愈的能力。(相关:耗散结构)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内啡肽,多巴胺
刺激血清素分泌的方法:晒阳光,有节奏的运动(跳舞,三部,慢跑,呼吸法等),冥想,咀嚼(数咀嚼次数)
激素:比如肾上腺素
身体影响心理,心理影响身体
微生物:微生物在人体的数量和细胞数量一样多,对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只有0.5,但微生物群落的差异会超过80%;
肠道微生物占比80%,“脑雾”现象就是肠道微生物导致的,常由高糖食物,抗生素,慢性压力导致;
夫妻相就是由长期相处微生物群落相似导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