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太空过年,书法音乐都齐全,如何吃上热腾腾的年夜饭?
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过新年,还是神舟十三号任务,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400公里外的太空传来了中国春节的香味。神舟十五号将要在太空过中国人的第二个太空新年,三位航天员书法、音乐都是行家里手,热腾腾的年夜饭要怎么吃能吃上呢?

神舟十五号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收官之作”,因此意义重大,这个年理应过得隆重些。
早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时,预备给神舟十五号的春节大礼包就已经准备完毕。

首次实施2个小时快速对接,冯永总师还不满意,说是以后要给航天员吃上地面包的热腾腾的饺子,实际上航天员在太空已经能吃上热的年夜饭,并且今年预计将更加丰盛。
正是因为研发团队的极致追求,想要让航天员吃上地面做好的热饺子,快速送上去,才有了我们无限追求的航天事业。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为了让航天员吃得更多、更好,就进行了全面的设计改造。优化了内部设备的布局,把装货物的密封舱体积加大。

设计团队算了算,以后多带点苹果、橘子,多带些家乡土特产,多吃三个月的量已经不成问题。如果进一步提高对接时间,可能比地面点外卖还要送得快,要知道目前全球飞船最快对接仅仅46分钟。


零窗口,高精度,快对接,多功能……有了天舟飞船的保障,航天员日常生活丰富多彩,“姥爷辈”的航天员在太空过新年将更加令人称赞。
神舟十五号乘组个个都是书法高手,张陆还是文艺高手,书法、吉他、唱歌全都不在话下。

费俊龙、邓清明的书法也是大师水平,今年的太空写春联、贴春联将成为一道风景线。


出发前,邓清明早已经将新春祝福写在了春联里,寄托着对战友、家人、祖国的挂念,期盼着能与400公里外的人们“天涯共此时”。


九天送福、筑梦太空,航天员在工作之余,已经在太空种好了大蒜,舱壁的青蒜是上好的佐料。

为了让航天员庆祝春节,航天微波炉将为太空三人组提供美味的年夜饭。为了这项攻关任务,研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才为中国空间站量身定制了“太空限定版”烹饪设备。

节能、安全,抗振动以及没有辐射隐患,每一项指标都苛刻到难以置信。研制团队从零开始重新设计。
让微波辐射数值接近0毫瓦,比普通微波炉减重80%,600万功率,7升加热空间。2台微波炉7分钟就能准备一餐主食。

神舟十四号和十五号6名航天员在轨实现太空会师时,太空厨房承担了6名航天员的一日三餐,经受了最大的性能考验。
与神舟十三号乘组来自黑龙江、山东、四川不同,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全都来自长江沿线:江苏、江西、湖南。

我国南北年夜饭有差异,北方饺子,南方米饭,大家猜一猜,神舟十五号乘组除了参加春晚的文艺汇演,将要吃上什么太空年夜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