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鏖战已久,全球粮食危机将爆发,中国有何准备来应对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超过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欧美国家开始了对俄罗斯的全面封堵和制裁,导致俄罗斯的能源产品无法流入欧洲市场,现在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已经涨至天价。和很多人预想的不一样,欧洲各国在能源进口上相当依赖俄罗斯,包括天然气,原油和煤炭。根据德国政府的统计,德国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依赖度达到了49%。而除了能源以外,粮食也成为了第二大问题。乌克兰作为整个欧洲的大粮仓,其粮食出口的中断意味着整个欧洲的食品价格的上涨。而相比较之下,本土没有战火的俄罗斯却不存在粮食短缺问题。
根据半岛电视台的报导,战争使得两国粮食出口停止,也造成了阿拉伯世界本来就严重的粮食短缺更是雪上加霜。或许很多人都在讨论,俄罗斯停止出口粮食和天然气对欧洲发达国家的民生的影响,毕竟这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底牌了。但实际上欧洲各国生活富裕,短期的影响可以通过很多手段去弥补。而中东各个落后的国家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根据美联社的报导,乌俄两国的粮食出口占世界小麦与大麦出口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几种谷物与葵花籽油的主要出口国家。中东国家靠联合国粮食计划养活的数以百万计的贫困人口,已经开始爆发粮食危机。对于生活在战火冲突、经济崩溃国家的数以百万计的巴勒斯坦人、黎巴嫩人、也门人,叙利亚人而言,这可能是致命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乔治艾娃表示,2010年代一系列的阿拉伯之春的起义运动,一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粮食价格上涨而造成反政府的运动。当穷人们负担不起食物,他们就会流落街头,并向政府示威。
那么在这场全球性的粮食短缺中,中国会不会受到影响呢?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报告,14亿中国人一年需要消耗5亿吨粮食,但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突破了6.6亿吨。中国进口粮食的比重只有2%到4%,其中从乌克兰进口的更少。这也是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的优势所在。而在此次俄乌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做好准备,大批采购了不同种类的粮食作为储备,特别是从俄罗斯采购粮食。而油气方面,中国由于和俄罗斯接壤,完全可以进行陆地贸易,避开欧美国的制裁。中国政府也多次表示,不会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反而会帮助俄罗斯人民度过难关。也正是因为国家的未雨绸缪,才能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被万里之外的战争所影响。正是因为国家的强大,才不会被外敌的行动所掣肘。(军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