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与PA价格行为的区别
前言:
1、关于供需交易原理,详见文章“供需交易原理须知”或相关视频,但须知只是供需原理的一种表达方式,不是唯一。
2、关于PA价格行为,详见文章“裸k(PA价格行为)”或相关视频,但PA只是K线组合形态的一种表达方式,不代表市场运行本质的解读,PA只是一种交易系统,不是唯一。
3、交易中价格移动的本质是:供需,不是PA价格行为。
与PA价格行为的某些区别
下方讲述供需:
区别1:判断是否有机构参与某个标的
在外汇市场中活跃的标的,流动性相对充足,但在国内的众多股票中,如果不能判断是否有机构在参与某个标的,可能就无法知道后期是否会涨,这种对未来时间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被套牢后,持仓过程就显得很折磨、痛苦。
试想,如果能判断有机构参与了某个标的,价格后期的走势就会有一个预期的方向。比如股票在低位如果能识别机构在吸筹,即使前期相对高位买入,也可以忍受暂时的浮亏,因为当吸筹一旦结束,不仅可以回本,还可实现盈利。
而机构在操控价格时大概率会留下可以认识有k线痕迹,这些痕迹可以是但不仅限于:大阳线、大阴线、涨平涨、跌平涨、跌平跌、涨平跌等等


区别2:预判价格的走势
时常会看到有人在争执价格的走势是否可以预判,你觉得价格可以预判吗?
答案是:可以预判。
供需:当认识了机构进场k线痕迹,如建立空头仓位,那么价格后期再次回到卖出区域时,价格将二次成交余量订单,导致价格下行。这是一种提前入场的方法
PA:不预测价格的走势,等价格进入结构位区域时二次确认入场。

区别3:左侧交易VS右侧交易
从“区别2”可知:
供需:是左侧交易
PA:是右侧交易
但前期我们讲过:右侧交易要么是左侧交易的结果部分,要么是陷阱部分。
(1)如果趋势确认前或后,为了完成交易,获取流动性,PA本身是属于突破交易类型,会成为机构猎杀流动性再设置的“陷阱”
(2)在趋势启动时,可通过PA的后知后觉,二次确认入场,即“结果部分”

区别4:顺势交易VS逆势交易
有些人认为供需是左侧交易就是属于逆势交易,其实不然,供需也可以是顺势交易。
如上图供需的入场,就是在下降趋势的回调入场,是顺势交易。
区别5:入场成本(确定性)
供需:入场及止损如下:

PA:入场及止损如下:

思考:请问两者的入场位成本有多大差别?
有人会认为差别不大,是这样吗?
在某些标的中时常也会了现机构吸筹的区间比较大,最终突破吸筹区间时与吸筹的成本价位是有比较大的价差,如下图:
供需:会在机构吸筹期间,跟随机构一起建立多仓,成本相对更好。

区别6:本质区别
PA:是依据孕线,吞沿,fakey,pinbar等组合形态入场,价格行为本身并不对“孕线,吞沿,fakey,pinbar”等做出供给与需求(即订单原理)的分析与应用,等同于只告诉我们在“在哪里进场”、“在哪里止损”、“在哪里止盈”,这也是为什么可以用PA做交易,但无法用PA解释价格运行的原理,来解读市场运行的本质。
供需:市场价格的移动本身就是因为供需不平衡,那么结合供给与需求的订单量的较量,再去理解k线,就等同于在解读市场价格运行的原理/本质。不仅可以用供需做交易,也同时理解了市场是怎么运行的。
最后:供需与PA还有其它一些相同或不同之处,暂不做探讨。同时也表明,任何一种方法,不存在好坏、高低之分,适合自己就好!
详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