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10年!原来大部分男性都比女性短寿,原因竟是……
前段时间,生物学顶刊《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预测中国2035年平均寿命为81.3岁但其中女性平均预期寿命85.1岁,男性平均预期寿命78.1岁[1]。
再查看中国以往以及其他国家的数据,派派发现,男女寿命差异可超10年[2]!不同的性别之间究竟存在着哪些“寿命沟壑”?这样的差异又从何而来?“寿壑难填”,那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图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统计,我国男性寿命就一直望尘莫及
除了平均寿命之间的差异,男女之间的最大寿命也存在显著差异。
90岁以上的女性是男性的1.7倍,而100岁以上达到惊人3倍[3]。世界寿命记录也证实了这种差异,最长寿命的女性为122岁的珍妮卡尔芒,而最长寿的男性为116岁的木村次郎右卫门[4-5]。平均寿命拼不过,最长寿命也拼不过,男性群体羡慕的眼泪从嘴角流了出来。
图注:有记载的两位“长寿冠军”
据统计,刚出生的小baby中,男性比女性多,但随着“寿命差距魔咒”的持续影响,到50岁以时,女性数量已经超过男性,并随年龄增长不断拉大差距[4]。
女性寿命更长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不是),生命其实也从其他多个角度削弱了女性群体的“实力”:晚年健康水平、衰老起点和干预方法等。
No.1
健康水平:寿命更长,但也更虚弱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往往比男性更“虚弱”,也更容易罹患衰老相关的疾病: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阿兹海默症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也存在更大的“女性偏好”[4]。
No.2
衰老起点:虽然时间更长,但可能早已开始
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衰老从中年开始,但今年初的一项研究表示,对男性来说可能确实是这样,女性就不一定了。
研究者们找遍了丹麦病理学登记册中的衰老相关临床文本叙述,找到了两性的衰老拐点:女性在发育完成后即开始衰老(大约20岁),而男性得等到约40岁才开始衰老。但是相对应的,拥有更长衰退时间的女性衰老进程较慢,而男性则更快[6]。
No.3
干预方法:“重男轻女”比比皆是?
当然,面对衰老和寿命限制,人类不会坐以待毙的性子,于是数不清的抗衰干预方法被不断研发出来。这些方法各有各的潜力,但很多都存在相似的问题:对不同性别的作用效果不同。
以美国抗衰物质筛选官方项目ITP为例。2009年第一篇ITP成果发表,14年间他们一共发掘了9种能显著延长中位寿命的抗衰物质,都能对雄性产生作用,但只有4种能对雌性产生作用[7],还有像阿卡波糖这样的,虽然对两性都有效,但对雄性效果更好[8]。
表:美国ITP计划验证有效的9种抗衰物质
男女寿命差异吸引了不少研究者的兴趣,他们发现,不同性别之间的寿命差异并非人类专属[4],于是他们从动物和人类双向出发,找到了一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图注: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性别寿命差异
No.1
七分“天”注定
研究者们发现,似乎男性的身份就是短寿的原罪,一个人成为男性或者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而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而男性正是因为这条Y染色体而短寿。
2018年,法国科学家Jean-Francois Lemaitre等人提出了“毒性Y”理论,指出Y染色体在男性寿命中的负面作用[9]。
人类的基因组中包含一种可移动的重复序列元件:TFs,这种元件因为可移动,就能插入到别的功能基因中,产生有害突变,而Y染色体上的TFs特别多,因此有害突变也多,并会影响拥有Y染色体个体的健康和寿命[10]。
图注:X染色体和Y染色体
当一个男人多一条Y染色体(XYY),那么他会折寿10年,而当一个男人多一条X染色体(XXY),他的寿命只会因此折损2年,可见Y染色体对寿命影响巨大[4]。
除了Y染色体,作为重要衰老标识的端粒也在男女之间存在差异,有研究统计,女性在出生时的端粒就较长,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她们端粒的损耗率都低于男性[2,11]。端粒磨损是十分重要的衰老标识,所以拥有更短端粒的男性寿命自然也短。
研究者们还提出了两性在DNA修复酶水平、产生或清除衰老细胞的速度以及线粒体DNA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对寿命产生影响,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4]。
No.2
三分靠打拼
除了“刻在DNA里”难以改变的那些先天因素,还有很多可以改变的后天因素,比如环境因素、激素水平、新陈代谢和抗氧化抗压能力等,我们从中挑选了几个大家易于实行的讲述。
环境和社会生态经济学影响
最明显例子莫过于俄罗斯和一众前苏联国家,传统的长期饮酒习惯拉大了差距,酒精已经成为俄罗斯举世瞩目的13年男女寿命差异的关键原因[2]。
图注:Vodka!
除了酒精,男性还会接触到更多的烟草,以及与男性职业相关的致癌物质[2]。而且与生俱来的睾酮等雄性激素也会促进男性积极投身冒险行为,进一步加大男性的死亡率,缩短他们的寿命[12]。
这一部分因素其实也是最好解决的,少吸烟少饮酒,遇事拒绝冲动,感到不适积极求助医疗救助,就能提高男性整体寿命[13]!
激素水平
虽然不论是雄激素还是雌激素,都在人类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多种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研究者认为,雄激素或许也是造成男性寿命不如女性的罪魁祸首之一。
雄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而雌激素促进免疫反应,因此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受到感染;雄激素还在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中担任隐形推手。
有研究证明,阉割能让男性免于肠腺瘤、心肌梗死等[14],甚至能延长雄性小鼠寿命10.2%,达到和雌性小鼠相似水平[15]。
图注:“性盛至衰,割以永治”
当然,为了延寿嘎掉蛋蛋得不偿失,但是男性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并关注心血管健康等,防范雄激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和衰老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但是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新陈代谢越高,寿命越短。不幸的是,中招的还是男性,男性的新陈代谢更高,可能也是寿命更短的原因之一[16]。
想要降低代谢率的同时抗衰延寿,男性可以选择代谢抑制剂类的抗衰物质如二甲双胍等[17],双管齐下抗衰延寿。
抗氧化抗压能力
一项在果蝇身上展开的实验显示,与雄性相比,长寿雌性的活性氧(ROS)水平更低,抗氧化酶水平更高,且对酒精诱导的死亡表现出更高的抵抗力[18]。
对于抗氧化抗压能力方面的不足,也很好解决。抗氧化能力不足?可以试试维生素C和NAC-甘氨酸等抗氧化剂;抗压能力不足?可以学着冥想正念,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
除了行为改变和靶向可变因素的干预方式,男性在抗衰干预手段的选择上还可以参考上文所述的“重男轻女”药,像阿司匹林、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NDGA)、17-α-雌二醇(17αE2)、阿卡波糖等[19-20],都可能帮助男性赶超女性!
———///———
“每个人都长命百岁”的美好愿景里,当然既包括了女性,也包括了男性。男性想要活得更长,可能注定比女性更困难一些(因为Y染色体等无法改变的先天因素),但是也并非无迹可寻。
而女性作为这场“寿命博弈”中的优胜者,也不能松懈,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采用适合自己的抗衰干预方法,不仅能帮助女性保持长寿优势,还能改善健康期,既“aging slow”,也“living well”。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想知道自己最适合的抗衰干预方法吗?时光派TIMECURE衰老综合管理服务能满足你对抗衰老的一切想象!五维衰老评估、四重干预方案,助力每一个他/她都“长命百岁”。
—— TIMEPIE ——
这里是只做最硬核续命学研究的时光派,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日以继夜翻阅文献撰稿只为给你带来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资讯,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疑惑;日更动力源自你的关注与分享,抗衰路上与你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