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平稳应对二战

2021-01-11 18:53 作者:汉硕小哥  | 我要投稿

Part1:院校选择

  本科是普通的二本院校,本人是往届生,经历过考研复试失败。后在勤思老师的帮助下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校今年成功上岸。我觉得在考研这场战役中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深深地体现在了我的身上,选择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是因为不但同时满足了我想要报考211院校的希望,也满足了我不离北上的初衷,所以最后做好选择以后,也就能踏实下来好好复习了。心态上来说,避开了一直让我失败的学校,我记得就连去考场考试时人都特别轻松。

  Part2:复习方法

  下面着重分享一些初试时的准备工作吧。

  一. 专业一

  1、 现汉:最重要的就是现汉(黄廖版),现汉是每天都必须打卡学习的一科,因为每次看都会有新的理解。总体来说,对现汉的要求就是,多看多看多看,切不可死记硬背,看书时前期建议边看书边做笔记,笔记侧重于逻辑框架的整理,以及重要知识点的罗列。看完一遍书,可以跟着勤思的线上课程进行知识点以及盲区的补充,老师都是很优秀的老师,听完以后会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有助于帮助构建知识体系。此外,勤思的讲义也需要好好看一看,会有你没注意到但很重要的知识点。

  2、 古汉:虽然学校提供了参考书,但并不会考课本上的原文。我是从9月份开始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做一到两篇各学校真题(根据文章长短自行选择篇数),更多的是为了锻炼语感。同时,为了以防万一把古代汉语的古文课文翻译了两遍,虽然没考但心里踏实了。

  二. 专业二

  1、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没学好这本书的,会觉得很难,找不到重点。所以这里强烈建议跟着勤思的讲义把书本过一遍,并把讲义中讲到的知识点画在书上。除此之外,我在后期做全国真题时把出现过的知识点也补充在课本上用彩色笔画了出来,最后就是直接拿着书背这些重点,引论知识复杂真的很容易忘记,我每天中午吃完饭以后都会找个没有人的地方背引论。

  2、 文化要略

  个人认为,文化真的没有必要花时间做笔记,第一二遍先是一个字不落的全部看到,从第三四遍开始全面的背诵。大字小字都要看,每章开头的章节总结最容易出大题,今年是中石油题型改革的第一年,专业二有了大量的大题,所以,我们不但要保证填空题,选择题不能丢分,还要自己总结大题,例如,中石油很喜欢考中外文化交流,这在这次的复试中也体现了出来。所以文化第十七章可以总结出来一个范围很广的大题。

  3、 外国文化

  今年题型改革后,开始考外国文化了,所以一定要开始看外国文化,有时间也需要自己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4、 案例

  我是10月开始准备的,今年的案例更像是一道论述题,当然,传统的案例题型也还是不能扔掉,还是需要做准备的。

  三. 公共课

  1、 英语

  单词每天都会看个一单元,直到考试前。我是在暑假7月份开始做真题,一天两篇,包括弄清真题的单词,短语,长难句分析,选项逐个分析,总之是求精不求多。

  2、 政治

  自己对政治无感,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在政治上,所以只做了真题选择题,政治大题,里面的选择题一定要知道错的原因,以及相关知识点也一定要会,不能再缩了。政治只考了65+,所以政治也没有太多经验可讲。

  Part3:其他

  首先,复习期间,你可以看别人,看别人的学习进度,但是不要把它作为一个标准,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无需因此给自己无用的压力。不要给自己制造恐慌,学自己做自己就是最好。其次,效率很重要,虽然成绩也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没有效率的学习不仅身累心累,效果也会大大打折扣,所以可以给自己做个时间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井井有条,也就不容易迷茫无措了。最后,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暗示多了,也就潜移默化的信了,嘿嘿,加油啊,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平稳应对二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