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全球五分之四琴童,为啥大多数人还是听不懂古典乐?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近几年,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两组数据,相信不少琴童家长和古典音乐爱好者都有所耳闻。
第一组数据,是中国惊人的琴童数量。
据相关行业报告统计,目前中国幼儿园内学琴比例高达60%以上,小学生中达到30%;而中国琴童总数已经达到4000万,占全球琴童数量的五分之四,并且每年仍在以10%的速度持续增长。

第二组数据:中国目前每年大约生产37万架钢琴和250万把小提琴,数量超过全球其他任何国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琴童数量的庞大。

如果单从这些醒目的数据上讲,我们似乎应该为中国古典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感到欣慰和开心。
但显然,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
尽管学琴的孩子数量很多,但我们社会的整体音乐素养并不高——薄弱的音乐历史知识、网络口水歌的风靡、音乐创作水准的低迷等,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这一点。

而环顾我们身边,大家也会发现,真正热爱古典音乐且具备一定音乐鉴赏能力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作为一个有着如此庞大乐器学习基数的琴童大国,却依然无法提升国民的整体音乐素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件事儿~
01 畸形的学习理念扼杀了琴童的音乐热情
没错,在中国学习古典音乐的琴童确实很多,但在这些数据的反面,我们发现,成年后真正成为古典音乐从业者或爱好者的占比并不高。
如果说二十年前,尚且有郎朗、李云迪、王羽佳等一批钢琴家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国际乐坛上炙手可热的钢琴新星;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这套音乐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渐显露,能坚持学习下去的琴童都少之又少,更别说成为走向世界的新生力量。
大家应该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琴童确实很小就开始学乐器,但结束的时间也很早。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琴童会随着学业的加重放弃音乐学习,还有一部分琴童在考级通过之后,音乐学习也彻底告一段落。
但我们知道,对于大多数琴童来说,即便通过了各种音乐考级,也不代表真的具备了与之匹配的能力。
相关行业报告显示:90后年少时学琴的孩子,有10%左右在完成父母愿望过了十级后,再也没碰过琴。
这些情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音乐教育环境,几乎将音乐学习完全等同于技术训练,把数不清的琴童塑造成练琴和考级机器,扼杀了孩子们的音乐想象力以及感受音乐的能力。

所以更多时候,琴童把学习音乐看做成长过程中一份沉重的任务,而非内心真正的需求与热爱。或者说,尽管最初对音乐有一定的好奇与喜欢,也在后来的机械练习中被消磨。
最终音乐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个巨大的烦恼,以至于后来的人生都想要彻底与之划清界限,更别提听懂音乐和享受音乐了。
02 目前的音乐教育无法满足审美提升需求
而与“只注重技术训练”的教育理念相矛盾的是,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待已然发生了巨大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只追求物质上的富裕,也越来越寻求心灵和精神层面的美好。
如今很多家长送孩子学琴,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提升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这在不少家长心中,显然比培养出一个“神童”、培养出“下一个郎朗”更重要。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成年爱好者在具备了物质条件后,也开始探寻自己的精神世界,想要从古典音乐中获取更丰富、更美妙的人生体验。
所以,不管是广泛的琴童还是热情涌动的古典音乐初阶爱好者,都有了一个强烈的需求——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听懂古典音乐。
但抬眼望去,市面上很多音乐教育方法,都很难真正达成这样的效果。
原因就在于,市面上存在的大量音乐课程和学习资料,几乎都是用大家本来就听不懂的音乐专业知识来解释和教学的,导致普通琴童和初阶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消化。

比如那些广泛存在的枯燥晦涩的乐理课程、专业名词组成的调式解析、华丽辞藻堆砌的乐曲赏析等等。
这些内容从形式上看非常“高大上”,看似在帮助大家去听懂音乐,实际上却在音乐与普通人之间砌筑了一堵高墙,让没有基础的琴童和初阶爱好者对古典音乐产生畏难情绪,阻碍了人们探索音乐的热情。
事实上,音乐的本质是艺术家用听觉方式传递抒发情感,我们完全可以从用生活中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音乐,更可以用举一反三的思路来理解音乐中类似的知识和道理。
03 听懂古典乐需要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听懂古典音乐,要学习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
音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音乐素养的提升,并非只源于音乐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也与个人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人生经历等层面息息相关。
我们知道,在很多看似与音乐毫无关联的领域,例如科学、医学、建筑等领域,都有不少专业人才对古典音乐特别着迷,这正是因为音乐的综合性为不同的行业带来了更多的灵感与启发。

而市面上大多数的音乐教育,正是停留在这样单一层面的讲解与解析中,只教授单一的音乐知识,或只围绕曲子本身进行分析讲解。
这样的教学结果是,琴童和初阶爱好者只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并被局限在“用本来就有欠缺的音乐专业知识理解音乐”的思维困境中,一旦换了一首曲子,就发现自己被打回了原型,什么都听不懂了。
所以,音乐的学习方式从来不应该被禁锢在单一的思维模式中。想要更进一步地听懂音乐,感受古典音乐的美妙,就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多元的视角来进入奇妙的音乐世界。

——
以上,是很多人在经历了大量学习和训练之后,依然听不懂古典音乐的三个重要的原因。
当然,除此之外,阻碍大家听懂古典乐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古典音乐氛围的淡薄、古典音乐演出水平的欠缺等等…
但是,这一切都是我们对古典乐的误会造成的!
事实上,听懂古典音乐完全有章法可循,也有很多简单且有效的窍门,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来花费心思来告诉大家。
这一次,Yusi就来帮助大家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2月10日,也就是这周五晚20:00,周雨思Yusi将以【恕我直言,人人都能听懂古典乐,只不过没人告诉你诀窍!】为主题在抖音进行直播,来聊聊那些关于古典音乐的“危言耸听”并逐一击破,同时为大家提供更多学习古典音乐的诀窍!感兴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