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活血化瘀药

2022-07-02 21:37 作者:呆呆和桑萦  | 我要投稿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川芎Chuanxiong

【性能】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证和孕妇慎用。

延胡索Yanhusuo

【性能】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 活血,行气,止痛。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粉吞服,每次1~3g。

郁金Yujin

【性能】 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用法用量】 煎服,5~12g;研末服,2~5g。

【使用注意】 畏丁香。

【鉴别用药】 香附与郁金均能疏肝解郁,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证。然香附药性偏温,专入气分,善疏肝行气,调经止痛,长于治疗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而郁金药性偏寒,既入血分,又入气分,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长于治疗肝郁气滞血瘀之痛证。

姜黄 Jianghuang

【性能】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血虚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孕妇忌用。

【鉴别用药】 郁金、姜黄为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均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证。但姜黄药用其根茎,辛温行散,祛瘀力强,以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好,且可祛风通痹而用于风湿痹痛。郁金药用块根,苦寒降泄,行气力强,且凉血,以治血热瘀滞之证为宜,又能利胆退黄,清心解郁而用于湿热黄疸、热病神昏等证。

乳香Ruxiang

【性能】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使用注意】 胃弱者慎用,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

没药Moyao

【性能】 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功效】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同乳香。

五灵脂Wulingzhi

【性能】 苦、咸、甘,温。归肝经。

【功效】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宜包煎。

【使用注意】 血虚无瘀及孕妇慎用。“十九畏”认为人参畏五灵脂,一般不宜同用。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丹参 Danshen

【性能】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 反藜芦。孕妇慎用。

红花 Honghua

【性能】 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附药  番红花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花柱头又名“藏红花”、“西红花”。产于欧洲及中亚地区。以往多由印度、伊朗经西藏输入。现我国已有栽培。常于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性味甘、微寒,归心、肝经。功效与杜红花相似,临床应用也基本相同,但力量较强,又兼有凉血解毒功效,尤宜于斑疹火热,疹色不红活,及温病入营血之证。因本品货少价贵,用量宜小,1.5~3g。孕妇忌用。

桃仁Taoren  

【性能】 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捣碎用;桃仁霜入汤剂宜包煎。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不可过量。

益母草Yimucao

【性能】 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功效】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 10~30g,煎服;或熬膏,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使用注意】 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忌用。

牛膝Niuxi

【性能】 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功效】 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用法用量】 煎服,6~15g。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宜生用;补肝肾、强筋骨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为动血之品,性专下行,孕妇月经过多者忌服。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多梦遗精者慎用。

【鉴别用药】 牛膝有川牛膝和怀牛膝之分。两者均能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火(血)下行。但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鸡血藤Jixueteng

【性能】 苦、微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 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或浸酒服,或熬膏服。

王不留行Wangbuliuxing

【性能】 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 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Tubiechong

【性能】 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服,1~1.5g,黄酒送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自然铜Zirantong

【性能】 辛,平。归肝经。

【功效】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入丸散,醋淬研末服每次0.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不宜久服。凡阴虚火旺,血虚无瘀者慎用。

骨碎补Gusuibu

【性能】 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亦可浸酒擦患处。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血虚风燥慎用。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莪术Erzhu

【性能】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用法用量】 煎服,3~15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三棱Sanleng

【性能】 辛、苦,平。归肝、脾经。

【功效】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用法用量】 煎服,3~10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

【使用注意】 孕妇及月经过多忌用。

水蛭Shuizhi

【性能】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 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用法用量】 煎服,1.5~3g;研末服,0.3—0.5g。以入丸散或研末服为宜。或以鲜活者放置于瘀肿局部吸血消瘀。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月经过多者忌用。

虻虫Mengchong

【性能】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 破血逐瘀,散积消癥。

【用法用量】 煎服,1~1.5g,;研末服,0.3g。

【使用注意】 孕妇及体虚无瘀、腹泻者忌用。


活血化瘀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