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历史:1815拿破仑战争(一)出征

(本文发生一切均为虚构)

“皇帝陛下,我们为什么不在4月份就发起进攻?” 有人曾这样问他。
他沉默不语。无怪,在1814年吃过败仗的拿破仑异常的小心谨慎,不愿调集一支刚刚被策反的军队去打一场看似必胜,实际必败的战争。
毕竟政局未稳,多少地方都敌视这位曾经创下奥斯特里茨的辉煌和俄罗斯的惨败的皇帝啊!
他梦想着能重现1805年和1812年的辉煌,如果有那时的底气,面对边境线上近65万联军,他大可以率领如今20万的野战部队在巴黎之外同的广阔天地同几十万联军酣畅淋漓的激战——并击败他们。
可如今的民众并不那么支持他,他也不能以损失三分之一的国土为代价歼灭联军,不希望第二次叛乱的发生。

他回想起那个宣布新宪法的日子。
拒绝了一开始计划的皇帝加冕的宫廷装束,他坚持穿上那身绿军装,佩戴着三色帽徽。一派旧日的威严显露出来。
尽管孤身一人,没有儿女随同,他还是威严的出现了,强忍着孤寂和心碎进行了新宪法的宣布,群众们一阵阵的爆发出欢呼,他的士兵们欢呼雀跃,那一刻,他知道士气已经毫无疑问(注1)。
但是他真的很衰老了,担心自己的指挥能力,然而当他看到士兵的“皇帝万岁!”时,他清楚,面对如此的危机,他值得再拼一把。
如今,他身在博蒙,大军的中心,两面是旺达姆和洛博的第三军和第六军。6月14日他来到这里,命令所有军队进行及时的修整,尤其是13日马不停蹄的疾驰80千米的预备骑兵。所有部队紧急行军异常顺利,小小的问题都得以修整,士兵们迅速休息。
在他抵达后,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很多士兵对这次战争都有很大的疑惑,有些军官立场很不稳定。他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处理这个问题。部队大多还是铆足气力的,军官却还是很值得考虑。
但是五月大校场的欢呼雀跃的气氛,让他决定做好战略部署。他无比的谨慎,力争达到他需要的目标。

那个晚上,驻扎在弗洛雷讷的营地里,隶属于热拉尔(第四军)的前卫师师长布尔蒙刚刚完成了一封诀别信——那是给军长热拉尔的。他的参谋军官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斗志昂扬的准备战斗,对他言听计从。
最好不要有别的想法!他想。明天他会背叛他的祖国,尽管在心中写下热爱军队和士兵,不透露一点情报,但他决定透露全部情报——12万军队的数据,进攻沙勒罗瓦的计划(注2)。
他犹豫了很久,尽管不喜欢拿破仑,但回忆起五月校场阅兵的事情时,他决定还是坚定信心的好,毕竟这个男人带着他们走过一场又一场胜利。他已经第二次赶走波旁了,他们再回来就不会这样宽恕我们了啊。
向布吕歇尔投降?算了吧,那位老将军不会接受我的。他们不喜欢软骨头,拿破仑也一样。于是他焚毁了那封信。

6月15日凌晨3时30分,大军出征了。12万军队严格地执行命令出发。自莱尔,库尔苏厄尔,蒂各处,法军以有条不紊的秩序前进。整个法兰西北方军团呈纵队,向沙勒罗瓦挺进。
这是一个完美的行军计划,各军准时准点,尽管传令的军官摔断了腿,多亏农民发现的及时,他包扎后上马,及时的把命令送到了旺达姆手中(注3)。
7时,热拉尔军全部及时抵达了弗洛雷讷高地,先锋师师长布尔蒙踌躇满志。
另一边,威灵顿和布吕歇尔仍然相信,拿破仑不会发起进攻。沙勒罗瓦区域,乃至整个比利时的英,荷,普军明知法军早已集结,却少有准备,严重分散。

下期预告:从边境到四臂村(逐渐进入架空历史状态)
注1:五月大校场事件实际情况:拿破仑如一位封建君主一般乘着皇帝的驾舆出发,令巴黎民众极其吃惊和失望,士兵也并不快乐,如一位目击者所言:“这并不是奥斯特里茨和瓦格拉姆的欢呼,皇帝应该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了。”
——资料主体来自埃米尔·路德维希(德)《拿破仑传》
注2:真实历史中布尔蒙于1815年6月15日凌晨5时叛逃,泄露了如文中所说的全部情报,尽管他也如文中所言在信中慷慨陈词。
——资料主体来自亨利·乌塞(法)《1815:滑铁卢》
注3:北方军团在真实历史中行军问题巨大:戴尔隆部(第一军)拖沓了一小时,旺达姆(第三军)根本没接到命令,直到洛博的第六军已经抵达他身后才知道,那个伤腿的传令官更是被晾在野地里一宿,第二天才被发现。热拉尔(第四军)部因为布尔蒙的叛逃和拖沓,7时仍未抵达弗洛雷讷高地。
——资料主体来自亨利·乌塞(法)《1815:滑铁卢》
本文资料来源:
亨利·乌塞(法)《1815:滑铁卢》
埃米尔·路德维希(德)《拿破仑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