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易中天正接到赵本山的电话:老易,咱俩个文化人,整几瓶拉菲
那一夜,易中天正在泡脚,突然接到赵本山的电话,“老易啊,听说你要来沈阳活动,到时候来我这坐坐,咱俩个文化人,整几瓶拉菲,好好会一会!”
易中天拿起抹布,仔细擦干净了脚丫子,随口回复道:“没问题啊,老赵,我是二人转迷,到时候别忘了给我整几出原生态的二人转!”

老赵哈哈大笑:“必须的,安排!”
2009年,赵本山携爱徒小沈阳登上了春晚舞台,表演了一出哄堂大笑的《不差钱》,包袱十足、笑料不断,一夜之间,小沈阳红遍了大江南北。
然而,热闹劲褪去后,批评、质疑之声紧随而来。不少大V、学者,批评赵本山及小沈阳的表演,低俗、无内涵、毫无营养。
一时之间,刚刚崛起的小沈阳沦为了众矢之的。
然而,平素与赵本山毫无交集的易中天,却罕见发声,为《不差钱》打抱不平。

易中天发了一篇短文,阐述他的观点,他认为:曲艺作品没必要非得教育别人,尤其是一部15分钟的小品,能起到多少教育作用呢?能给观众带来快乐,能让观众哈哈大笑、忘却烦恼,已是功德无量了!如果真的想受教育,可以去读书馆、去大学,何必非要在曲艺节目里找营养呢?
这番话说到了赵本山的心坎里,他平时也喜欢看易得天“品三国”,这回更是对他佩服地五体投地了,就想借机拜会他。
有一次,赵本山从朋友那得知,易中天即将来沈阳参加活动,于是老赵就要到了易中天的电话号码,亲自致电邀请他来“刘老根大舞台”坐一坐,易中天欣然赴约。

老赵非常重视与易中天的这次会面,他启动了高规格的接待标准,本山传媒副总刘双平,驾驶着劳斯莱斯幻影,率领旗下一干俊男靓女,提前赶赴机场迎候易中天。
老赵坐镇“大舞台”,搭起了彩虹门,还挂了好几串小鞭炮。不一会儿,易中天乘坐着幻影,向老赵奔赴而来。
一见面,老哥俩就热情地拥抱在一起,好一顿寒暄。
二人神交已久,但现实中见面还是头一次,两人握着手,舍不得撒开,站在大门口一通热聊。
10分钟后,老赵话锋一转:“易老师,别在门口站着了,咱进屋聊吧,菜马上就出锅了,咱喝点拉菲、吃点小菜,边喝边聊!”

易老师问他:“老赵,酒管够吗?听说你白酒一斤起步、二斤热身、三斤开胃、五斤打底,今天我可得好好见识一下!”
老赵哈哈大笑:“易老师,没问题,酒指定管够,而且必须是82年的!”
酒桌上,两人谈笑风生,老赵先提了一杯酒:“易老师远道而来,风尘仆仆,我先敬你一杯!”说罢一饮而尽,易中天赶紧跟上。

紧接着,易中天回敬说:“赵老师能文能武,商业、艺术两手抓,是文艺圈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敬你一杯!”
老赵笑了笑,回赞说:“易老师肚子里有墨水,能学以致用、出口成章,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可一张嘴就卡壳,有啥用呢?”
老易回敬说:“比起你,我还是差远了,你以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创造了很多流行语,在观众之中口口相传,这才是功力啊!”

酒足饭饱后,二人来到了舞台前,欣赏了一出地道的二人转,老赵请老易点评一下,老易却说:“赵老师,我来此间就是为了欣赏原生态的二人转,能不能让徒弟们的表演尺度,再松一松!”
老赵遗憾地说:“易老师,你来晚了,现在我们提倡绿色二人转,这已经是极限尺度了!”
欣赏完表演后,为了弥补这个遗憾,老赵挥毫泼墨,写下一幅墨宝“精气神”,送给了易中天。据悉老赵的墨宝市场价高达百万,这3个字极具收藏价值。

易中天握着老赵的手,激动地说:“这一趟真是没白来啊!”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老赵低调了很多,收敛了很多,曾经无论是马云、韩三平,还是王家卫、林志玲,只要经过沈阳,老赵都得留下他们,好好安排、招待一下。现在,老赵退居幕后,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也算是颐养天年。
而易中天,比赵本山大了足足10岁,早就到了退休的年纪,可他却依旧不服老。蛰伏六年,将毕生的研究心血,写成了26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易中天中华史》。
该书共分22卷,洋洋洒洒、呕心沥血,从先秦写到了南明,不单单只是局限于人物、传记、史实,而是从科学、社会、文化、战争等多个方面,综合阐述历史,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中体会新的感悟,领略泱泱大国五千年的璀璨文明。

文化人,是越老越吃香,越老越有沉淀。74岁的易中天,绝对比“百家讲坛”时期,更犀利、更丰富。
立秋刚过,秋天即将来临,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愿我们不辜负时光,用心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