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暴风雨》与《繁星谣》的关系分析

2022-09-26 21:57 作者:可逆人偶  | 我要投稿

          现在我已把我的魔法尽行抛弃, 

          剩余微弱的力量都属于我自己; 

          横在我面前的分明有两条道路, 

          不是终身被符箓把我在此幽锢, 

          便是凭藉你们的力量重返故郭。 

          既然我现今已把我的旧权重握, 

          饶恕了迫害我的仇人,请再不要 

          把我永远锢闭在这寂寞的荒岛! 

          求你们解脱了我灵魂上的系锁, 

          赖着你们善意殷勤的鼓掌相助; 

          再烦你们为我吹嘘出一口和风, 

          好让我们的船只一齐鼓满帆篷。 

          否则我的计划便落空。我再没有 

          魔法迷人,再没有精灵为我奔走; 

          我的结局将要变成不幸的绝望, 

          除非依托着万能的祈祷的力量, 

          它能把慈悲的神明的中心刺彻, 

          赦免了可怜的下民的一切过失。 

          你们有罪过希望别人不再追究, 

          愿你们也格外宽大,给给我以自由!

       这是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的收场诗,也是《繁星谣》中主要引用的部分。想要深入理解赛琳娜,那么搞清《暴风雨》在赛琳娜剧情众的作用是无法绕过的一环。

       毫无疑问,赛琳娜本人的故事是有在对应《暴风雨》的剧情的,那么赛琳娜对应这部戏剧中的哪个角色就成了首要的问题。首先,虽然赛琳娜在好感度剧情里询问首席是否为她的斐迪南,但是《暴风雨》中的米兰达作为普罗斯帕罗善的体现,全程都在和斐迪南谈恋爱,这显然与赛琳娜在《繁星谣》种跌宕起伏的遭遇不符。而赛琳娜自称的伊利斯,在戏剧中不过是精灵爱丽儿扮演用来助兴的角色,更不可能是了。那赛琳娜究竟对应谁呢?其实很简单,考虑到其创作者的身份,加上引用的收场诗,很明显,赛琳娜所对应的正是《暴风雨》的主角——普罗斯帕罗。

       暴风雨这一部剧本身被认为普洛斯帕罗是莎士比亚的投影,繁星谣也是以创作者的角度描写的。收场诗更是普洛斯帕罗念诵的。同时赛琳娜的阿卡迪亚大撤退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兵眼中的傲慢和脱离实际,与考古队队长眼中的浪漫与美好;普洛斯帕罗作为一国之王,醉心于研究魔法而对政务不管不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研究魔法的高尚隐士身份对应赛琳娜的浪漫与美好,不管政事对应赛琳娜的脱离实际。所以,赛琳娜真正对应的角色,既不是米兰达也不是伊利斯,而是普罗斯帕罗。

       确定了赛琳娜对应普罗斯帕罗后,便可以确定引用的收场诗完全是在描述赛琳娜的。

       那么,诗里的魔法是什么,微弱力量是什么。荒岛是哪,又是谁将她放逐了呢?

       从《暴风雨》中的对应来看,普洛斯帕罗因为不管政事而被弟弟放逐 ,赛琳娜的作品由于脱离实际而被老兵斥责。而被斥责后,赛琳娜对自己的艺术产生了怀疑  ,进而陷入了牛角尖,想着自己找寻答案儿未曾向外求助,这不正像身处孤岛一样吗?所以在被老兵斥责后,赛琳娜将自己放逐到了孤寂的荒岛。

       而之后便是黑星中的覆灭。在踩着队友尸体来到黑星门前时,赛琳娜发现空中花园放弃了他们,此刻,她没有感到自己牺牲的荣誉,只能体会到被抛弃的愤怒。

       现在我已把我的魔法尽行抛弃,

       剩余微弱的力量都属于我自己。

      在暴风雨中,普洛斯帕罗的魔法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对作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所以这里我认为魔法是指赛琳娜对战场的幻想(想象力)。那么与之对应的微弱力量就是赛琳娜体会到的现实。翻译过来就是:“现在我对战争已经不抱有任何浪漫的想法,只剩亲身体验的绝望与无力。”

       横在我面前的分明有两条道路, 

       不是终身被符箓把我在此幽锢, 

       便是凭藉你们的力量重返故郭。 

       既然我现今已把我的旧权重握, 

       饶恕了迫害我的仇人,请再不要 

       把我永远锢闭在这寂寞的荒岛! 

       求你们解脱了我灵魂上的系锁, 

       赖着你们善意殷勤的鼓掌相助; 

       再烦你们为我吹嘘出一口和风, 

       好让我们的船只一齐鼓满帆篷。

       既然已经明白了赛琳娜是如何被放逐的,那么问题就来到了赛琳娜是被谁带出荒岛?

       这里首先要说一下,不少人觉得赛琳娜困于荒岛是指被困于黑星。这一点我是反对的。因为第一,普罗斯帕罗是被放逐到荒岛上的,而赛琳娜则是主动前往黑星完成任务。第二,普罗斯帕罗是在他人的帮助下离开荒岛的,那总不能说赛琳娜在加百列的帮助下离开黑星吧。最后也是我之前分析的,这里的荒岛是精神上而非现实上的,所以离开荒岛应该指的是精神上的解放。

       所以我的观点是,赛琳娜是被考古队队长带出幽闭的荒岛的。理由如下:赛琳娜在之前已经彻底绝望,但是在被考古队队长肯定后再次抗争,这种心态的大幅转变,我认为就是离开荒岛的体现。而且顺着这条思路,收场诗里的许多意象就可以找到对应了:既然我已经将我的旧权重握,这里的旧权就是赛琳娜对艺术的热爱——因为被队长肯定了自己的作品,赛琳娜再次相信了艺术的价值。饶恕了迫害我的仇人,请再不要,把我永远锢闭在这寂寞的荒岛!这里迫害我的仇人就是赛琳娜在被老兵训斥后的自我怀疑,荒岛是赛琳娜对艺术怀疑迷茫的状态。同时,从立场上看,老兵和队长都是战场上的战士,而放逐和解救普洛斯帕罗的也是同一批人。之后赛琳娜从被肢解到被扔进地球上的红潮,这一段时间里赛琳娜的心境并没有巨大的变化,皆为坚定履行军人的职责。

       而最后,赛琳娜在地球上睁开了眼睛,漫天繁星落入她眼中,赛琳娜再次找回了她热爱的艺术,正如回到米兰重获王权的普罗斯帕罗。

       以上便是我对《暴风雨》与《繁星谣》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得不说,文案将这部莎翁的隐退之作完美地融入到了赛琳娜的故事中,将赛琳娜这位不断迷茫但依然不断前进的艺术家形象刻画的深入人心。该如何评价赛琳娜的故事呢,我想了很多,最后发现,文案早已给出答案——

       有的人生来就被幸福拥抱

       有的人生来就被长夜环绕

       对于挣扎在黑暗的人

       神散发光明

       对于生活在白昼的人

       神化作人性


《暴风雨》与《繁星谣》的关系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