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博真题/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导师联系/备考经验【北理工考博】

2023-02-28 15:06 作者:我爱学习kaoyankaobo  | 我要投稿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博真题/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导师联系/备考经验

育明考博-李

一、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博研究方向、导师信息

研究方向:

01教育学原理

02高等教育

03教育经济与管理

04教育技术学

05教育、文化与社会

06研究生教育学

导师信息:

教育学原理:张峰22

高等教育:张建卫、马永霞、周文辉、张峰22、庞海芍、崔宇、宋宪萍、林梦泉、王顶明、刘进

教育经济与管理:马永霞、张建卫、贾利军、宋宪萍、吴杨、张超

教育技术学:牛振东

教育、文化与社会:庞海芍

研究生教育学:周文辉、崔宇红、林梦泉、王顶明

根据育明考博统计,每年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博招生人数大概为25人左右。

二、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业务课二

《教育管理学》(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孝彬,2010

《高校筹资多元化研究》北京理工大学,马永霞/等著 2013

《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战军,2003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第5版,人民邮电出版社,(美)戴维.谢弗 著,陈会昌等译,2012

【备考指导】到了博士阶段,考察的题目和考研完全不同,根据育明考博资深咨询师分析,博士题目更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论视野、运用理论分析热点的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和潜力等,故而,育明咨询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多关注期刊论文,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清华教育评论》、《教育与经济》等核心期刊;此外,这两年教育领域的热点也比较多,比如“双减政策”、“国家教育智能平台”、“教育公平与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国际化及教育高质量发展”;此外,目前很多院校都是“申请-考核”制了,因此材料的撰写很重要,尤其是研究计划的选题、研究方法等撰写问题,这些是考生自己没法解决的问题,育明教育会安排高校老师(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华师大、复旦、浙大、武大、北师大等教授)给大家进行一对一指导,指导考生撰写申请资料,这点是任何其他机构无可比拟的,也是育明教育的独特优势之一。公众号:985院校考研考博资料库

这几年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近三分之一是育明考博学员,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辅导成绩,主要原因就是权威的指导、内部信息和科学规划。

教育学考博热点问题解读

一.教育公平(冒名顶替)参考马亮—冒名顶替的公平问题

是什么:教育公平问题

原因:1.入学材料的审核不到位,信息化程度低

2.相关行政人员寻租问题,惩戒机制不到位

措施:1.加强信息化管理,加快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参考丁老师的观点,展开如何进行高校信息化建设。

2.加强对相关行政人员监督约束机制,结合公共管理学展开论述。

二.关于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原因&意义

1.大学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

2.大学由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大学在国家中战略地位;3.大学与市场的关系,联系越来越密切,校企合作、校办产业越来越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4.理论:高等教育政治论&认识论、三螺旋理论

如何推进?

1.政府、高校制定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

2.高校采用激励措施激励教师科研转化;

3.高校为教师科研提供宽松氛围和科研设施,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高校经费来源

中国:政府公共财政拨款

教师科研经费收入

学生的学费

捐赠、科技成果转化

美国:私人捐赠

科研成果转化

学生的学费

政府财政支持

学术自由:十九大报告提出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领导一切。因此科学研究、学术研究要在党的大政方针之下,不能与其相违背。

你觉得高校提供的是什么产品呢?

属于准公共产品。

三.高校的去行政化问题

我国:委任制

美国:聘任制

基于自身教育体制、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中国高校的行政化程度明显高于美国。

1.去行政化的目的:教授治校,发挥教授在高校重大决策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高校“行政化”是将高校列入事业单位序列,参照行政机关的模式来运作,导致管理层多、部门冗繁,而高校内部管理的机构设置上也与政府行政部门相一致,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

2.行政管理人员比例大、管理部门多,出现人浮于事,学校运作趋于行政化,最终导致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严重违反了高校运作规律。因此,必须革除高校行政化问题。

3.如何去行政化?

(1)确定科学的权力观和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积极转变思想理念,确立正确的权力观。现代大学需要突出大学自治,自主办学的理念

(2)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管办分离”步伐。政府转变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不断下放权力,提升高校管理自主权

(3)科学权衡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精简优化高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实现人事制度去行政化改革

(4)高校要坚持实施特色化办学。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适应教育教学发展实际。

(5)积极推行教授治学模式。是通过学术委员会来治学,行政权力不仅不能干涉,还要重点做好后勤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工作。

四.双一流高校

1.定义: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

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37所。其中一流大学高校共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

2.建设双一流高校的目的

(1)为提升我国教学和科研水平

(2)提高我国大学在全球化高等教育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这个地方还是要进一步完善一下。

3.双一流和211/985的区别

双一流取代了211和985

211: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院校。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985: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做出的决策。1999年正式启动建设。

五.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

2019年提出

课程思政:要在课程里加入思政的元素,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落实?

1.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

2.加快壮大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

3.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地方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

推动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

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

六.学区房(公共产品分配的手段)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导致

是什么?怎么产生?问题是什么?如何改革?

问题&原因:

学区房是中国教育资源稀缺最真实的写照和衡量标准。有限的教育资源需要依赖一定标准进行分配,学区房背后的就近入学标准,初衷也是为摆脱按价择校的公平设计。只不过,当教育、户籍和住房捆绑在一起时,又诞生了学区房这样一个畸形但必然的市场产物

学区房与教育资源的脱钩,既是教育回归公平本质的应然,也是“房住不炒”大趋势下的必然。

学区房也是教育焦虑的体现之一。“教育焦虑”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教育焦虑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社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引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家长往往把教育与孩子未来经济上的成功和社会地位的获得紧密联系在一起。

目前房价高企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房子是叩开公共资源大门的硬通货,这其中也包括教育资源。家长往往把教育与孩子未来经济上

的成功和社会地位的获得紧密联系在一起

措施:

调整分配方式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僧多粥少”的局面,必须进一步通过市场化改革手段,盘活资源,增加供给。不论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提高,还是推动民办学校发展,亦或是集团化办学的兴起,都是开源之策。有案例显示,学区房的走红也源于教育资源市场化程度不够。例如,在教育市场化比较深入的上海,学区房的溢价则相对较低。唯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教育的彻底归教育,房子的归房子。

从社会层面来说,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长效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是当务之急。政府应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从根本上打破不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

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从培养简单的“分数人”转向培养具体的“素质人”,积极探索和实行综合评价,使教育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家庭层面来说,需要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孩子间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在充分掌握孩子现阶段学习需求、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合理规划孩子的学业,避免盲从跟风。

总体来说,教育焦虑背后所反映的是新时代家长和学生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坚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教育幸福感。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博真题/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导师联系/备考经验【北理工考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