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游戏新突破?THE BUS 抢先体验

备受期待的「THE BUS 城市公交模拟」终于在 3 月 25 日下午 6 点开启了抢先测试 Early Access,通通也在第一时间购买体验。该游戏由 TML 制作,Aerosoft 发行,与此前 FBS 等一样,基于 UE4 引擎开发。对于 TML 老玩家来说,THE BUS 可能熟悉而又陌生。

当前游戏内置的是 SCANIA Citywide LF 巴士,并分为 18m 铰接和 12m 单机 2 款,均为三门配置。

地图则是德国柏林,包含一条约 13km 长的 TXL 线经柏林主站(Hbf.)往来泰格尔机场(Flughafen Tegel)和亚历山大广场站(S+U Alexanderplatz)。由于为 1:1 制作,单程行驶时间在 30 分钟左右。根据 TML 的说法,目前处在抢先测试三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距离真正完善还有 8-16 个月的时间。以下体验也仅代表当前 0.4.40262 EA 版本,具体发展路线图可以参考官方 Steam 或 Trello 页面。
界面

进入 THE BUS,菜单由穿插着 BVG 明亮黄色的半透明方格组成,颇为现代且看得出经过设计。由于目前地图和巴士十分有限,尚没有做出进一步选择地图和配置巴士的界面,只是简单地循环切换。如何选择车型,自定义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将来表现如何还需继续期待。

菜单中可以在现有地图上创建线路,并对走向、停站、区间、班次等进行简单的编辑,无需进入另外的编辑器,对玩家更友好。
画面

从前作或是预热截图都已经可以感受到,UE4 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画质基础。无论春秋冬夏,日夜晴雨,THE BUS 都看上去都非常漂亮,符合一款 2021 年游戏的水平,也无疑是目前巴士模拟中最强的。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几个问题,THE BUS 的整个世界仿佛经过重度后期的图片,初看惊艳,久看则可能有些刺眼。亮度、对比度过高,阳光直射下的车身接近过曝,明暗光影对比直接,高光与亮部、阴影与暗部又缺乏过渡,中间调空间被压缩,使得本凹凸有致的造型在某些光照角度下看上去好像被压平了。

车底等某些地方阴影过亮,甚至可能被车身染黄,在阴雨和夜晚甚至不易察觉近乎消失,并有脱离车辆存在的错觉。除主要巴士外的 AI 车光影同样如此,夜间灯光划过,反光明亮得看起来有了一些塑料感。
优化

通通使用几年前的 i5-8400 + GTX1060 在 1080p 下进行测试,机场周边等略外围区域可以在晴好天气下全高特效流畅运行,但在景物更丰富的地方,或者雨雪等天气下就需要降低一些特效,不过基于前作和其他 UE4 游戏的优化表现,通通认为 THE BUS 还是有能力在将来进一步提升流畅度。
操作

进入车内,可以自行调出导航、后视镜、鼠标操作位置等。在此界面也可直接调整驾驶主视角,所见即所得。主视角同样可以通过鼠标等自由转动调,也有左右扭头观察的快捷键,即使没有头瞄也可以观察四周,但转动速度稍慢。同时全局、聚焦等不同视角会互相直接沿用缩放和角度,稍有不便。

基本的启动和驾驶可以通过键盘快捷键完成,但和 OMSI 一样,诸如门窗、悬挂、空调、灯光等均可通过点击控制,鼠标移至按钮上时也附有注释。按钮所作用于部分部件时,右上角会有单独窗口显示效果,免去切换视角,非常方便。

柏林现实中司机右侧车载终端是 ATRON AFR 4,THE BUS 中目前仅是取其外表,内在操作则大大简化,全程仅输入一次代码,车内外导视屏幕、报站和售票等所有系统即设置完成,而这串代码也直接在系统内给出无需自行翻阅查询。TML 表示将来他会得到完善,以贴近真实。

目前系统有些过于容易,但这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实中的终端软件只要适配一个城市甚至一家公司,但游戏中每款车都希望在所有地图上全球通用。如何才能做到贴近真实而又广泛可用?通通希望车辆可以选配多种终端,在通用款之外也能有接近现实的终端完成更丰富的工作内容。
驾驶

轻点油门,巴士反应迅速,起步轻盈,而在轰油门时不但可以直接由 N 转 D,更可实现弹射起步。行驶中转动方向盘路感较为飘忽,不够清晰直接。尽管相较前作已经有了改进,但这似乎仍不像一台由 320ps 引擎驱动的重达 28t 的 18m 铰接车的行驶表现。不过路面带来的上下颠簸却比较丰富,这样的反馈又找回一些实感。
THE BUS 支持键盘、鼠标、方向盘等主流驾驶方式,尤其鼠标也可同时支持 X 轴控制左右,Y 轴控制加减速,转向较为灵敏且跟手,但加减速间有空白缓冲区导致行程较长,而缓冲区外则又十分灵敏。不同的物理导致驾驶手感和 OMSI 仍然存在差距,需要习惯。键盘则提供了丰富而细致的行程设置,通通觉得在 THE BUS 中键盘比鼠标更容易操作。

BVG 的 SCANIA Citywide LFA 采用 SCANIA DC09 引擎,搭配 ZF Ecolife 6 前速自动变速箱。通通在其他国家体验过这套动力,游戏中表现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差距,变速箱甚至是 4 前速的。坐在驾驶席上几乎难以能察觉换挡时转速声音的高低变化,而制动时的声音也是固定长度,如果减速过快就会出现音画不同步。行驶中车内颠簸是不错的伴奏,但胎噪欠奉。TML 表示目前只是临时声效,真实车辆变速箱和声音仍在制作中,因此现在评判走行部表现及声音是否真实还为时尚早,不过早前尚未体验过 THE BUS 的知名 OMSI 开发者 Morpheus 曾表示,现时能很好模拟真实变速箱的只有 OMSI、LOTUS 和 Beam.NG,因此对 THE BUS 来说,这或许也是一项挑战。

扩展

OMSI、ETS2 以及 TS 等得以成功并长盛不衰,毫无疑问它们的开放性有很大功劳。这方面 UE4 引擎较高的开发难度将是一个障碍,TML 能否提供工具和指导来降低开发门槛吸引更多开发者,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THE BUS 的未来。

制作公司 TML 已明示,在承诺的本体内容之外将继续推出 DLC 扩充游戏内容,并已经找来了 V3D 等优秀开发者制作第三方内容,少而精的专业团队可以以较高的效率产出品质良好的内容,但这样仍然是不够的,有限的精力也使得选题会更加集中在主流内容上,巴士上众多的可选配置难以被更好地全面地展现,少有人知的地区也有各自独特的风貌。广大的开发者可以拓宽模拟的广度和深度,在各自擅长之处,完善他人不曾留意的细节。OMSI 中就有不少车辆和地图原本不乏短板,但经过多位开发者在不同方面分别添砖加瓦后,成了综合素质相当不错的精品。

当然 OMSI 这样繁荣的环境下也出现了模组质量参差不齐,制作效率不高,叠加安装较难和容易出错的问题,LOTUS 已经在机制上有所改变。如何做得更好对于 THE BUS 来说这可能是更远的将来才需要注意的方面。
总结

以娱乐游戏的标准衡量,相信 THE BUS 将是称职的。良好的交互,明丽的画质,便捷的操作,明晰的提示,新老玩家都能快速上手,轻松体验做巴士司机的乐趣。但它是否能能成为合格的模拟?TML 描绘了美好的远景,最终完成时将会是激动人心的作品,只是当下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不过 TML 一直以开放的姿态,详细地公开路线图,倾听玩家声音,因此通通对 THE BUS 有信心。硬核玩家可以先观望一段时间,当然考虑到现在可能是史低的 99 元售价,也可一试。

模拟和游戏,拟真和娱乐是难以兼得的吗?或许不是,但不可否认达成两者平衡具有相当的难度。有人说过于硬核会变得更加小众而难以盈利,通通部分认同,如果走模拟路线,市场较小竞争也较少,需要比较的只有来自个人团队的 OMSI 和 LOTUS;但如果是游戏路线,那么面对的或许将是 BS21、ETS2 乃至更多大厂的赛车等驾驶游戏了。过去十年巴士游戏并不少,且不乏 TML 作品,却依然未能撼动缺点众多的 OMSI。THE BUS 能否成为这个十年巴士界的扛鼎之作?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