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于《三伏》的评价

2023-07-31 12:03 作者:马昴初  | 我要投稿

为什么前作的陈青穗、本作的唐雨的死观众们只是觉得惋惜悲痛,却没有意难平?而邱芜的死却让很多观众不买账?因为前两者本身就处在矛盾中心,陈老师先不说,本作的唐雨的话作为打假人,在对方的大本营拆人家的台(不论苏秘书是不是背刺,结果上来说是有拆台行为的),还要明着保护小芸(杨伯鸿的摇钱树,利益的核心)就无不让观众为她捏一把汗,所以死亡是可以预测也可以理解的,她的死亡也影响了苏秘书,所以后来也会有苏沁真的心理的转变。
但邱芜呢?不算Flag与名字解读这种,前面并没有什么能够预示她的死亡,因为她是作为一个调查员,并不属于两方争斗的其中一方,前期更多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通过幻境看到正邪双方的过往经历)只有在最后救小芸的时候回归现实(这里是通过幻境传送到房间,经不起深究),所以这时候牺牲,前面的伏笔铺垫没有,会显得很突兀,而且没有必要没有意义,她的死反倒使后面的剧情没有那么合理(你觉得邱芜的魂帮徐清源和本人帮徐清源哪个更合理呢?)
综上所示,邱芜的死合理吗?合理,但不合情,她的死是作者的意思,作者想把她写死,而并不是剧情发展一定需要她死。

虽然老沈在剧情中让人觉得他不像好人,不过在剧情中他说了一句话,就是对局长说我不一定效忠于你,我只效忠国家和人民,就这句话我觉得作者应该是想把他塑造成一个正面角色的(没塑造好),感觉就是他后期的戏份太少了,而且最后居然是他闪现一枪打死杨伯鸿,让人觉得很不合理(杨那么罪大恶极居然只是一枪打死,不抓起来问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他可能也是上面某股势力的一部分,但我只是倾向于作者已经没法写下去了,很多东西前面写出来了后面没有用上。比如唐雷,这个角色塑造出来作为打假人他代表了正义一方(反迷信),与杨伯鸿为首的迷信方肯定是要有尖锐的冲突的。剧中这个冲突集中在唐雨的身上,前面交代过唐雨是给他哥出谋划策的,但不能因此就让唐雷后期一点戏份也没有,唐雨失踪后唐雷做了什么应该在游戏中体现出来,但实际上只是一笔带过罢了(苏秘书说要找到他,结果也是不了了之,这块的伏笔没用上)

以下是个人脑补平行世界剧情:在邱芜来到关着小芸的房间,准备破解密码锁时,小芸听到了杨伯鸿的声音,知道他来了(设定上小芸就是拥有极其敏锐的听觉,破解密码出去也就几分钟时间,杨伯鸿早来晚来几分钟都是合理的)于是让邱芜藏起来,邱芜自然开始是不愿意的,要保护小芸,但小芸知道她是杨伯鸿的摇钱树,杨自然不会对她做什么,但邱芜会危险,于是劝说邱芜让她躲起来。邱芜犹豫时想到了徐清源的那句话:遇到危险及时抽身,于是她藏了起来(这块就可以与前面两次提到要邱芜不要太莽撞,遇到危险及时抽身相呼应,体现了邱芜的成长)。杨伯鸿把小芸带走了。后面的剧情就跟原版一样了,只是这次徐清源看到的不再是邱芜的幻想,而是真的邱芜。

对于《三伏》的评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