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大观---《红楼梦》器具服饰评析之盛具篇(三)

2023-08-01 19:05 作者:花落海114514  | 我要投稿

重量级来了~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原文:凤姐乃命丰儿:“到前面里间屋,书架子上有十个竹根套杯取来。”丰儿听了,答应才要去,鸳鸯笑道:“我知道你这十个杯还小。况且你才说是木头的,这会子又拿了竹根子的来,倒不好看。不如把我们那里的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拿来,灌他十下子。” 这里出现的套杯意为一组可以按大小顺序叠在一起的杯子(禁止套娃),说起竹雕,必然要提到明末嘉定竹刻世家“嘉定三朱”,也就是朱鹤(松邻)、朱缨(小松)、朱稚征(三松)祖孙三人。

(朱三松雕竹荷叶洗 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黄杨木也是传统器物制作中的常用木材,但其生长缓慢,不易制作大型器具。故明人蓝仁诗云“黄杨为木至精坚,寸干三春长未全。”

(吴之璠款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清 故宫博物院藏) 原文: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小钟……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这里的“雕漆 ”就是剔红工艺,就是先在器物上刷上具有一定厚度的漆,待漆风干后再在上面雕刻出花纹。

(海棠花型雕漆茶盘 清 藏处未知) 成窑就是成化窑,五彩就是斗彩,看到这里你一定能联想到著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吧,不过这里是茶钟。 盛行于成化年间的斗彩工艺将釉上彩色和釉下青花结合,使多色上下相斗,所以不要念成三声。

(在苏富比拍了2.8亿的鸡缸杯……) 再说盖碗,填白又叫甜白,是一种创烧于明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的瓷器,其釉面光莹,给人温润的白糖质感,以此得名。

(甜白釉四季花卉纹莲子碗 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原文: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bān)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乔皿(qiáo)”。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先逐字解读,“分瓜”意为瑞瓜,“瓟”同“匏”,就是葫芦,“斝”就是古代酒器名,笔者认为,分瓜瓟斝应该是瓜型的葫芦酒器。

(兽面纹斝 商 上海博物馆藏)

(手持匏制蝈蝈笼子的王世襄老先生) “点犀”二字众说纷纭,沈从文先生认为是中间有一线的犀牛角,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意。不过无论如何,此物材质应是犀牛角。

(镂雕花木老人犀角槎杯 清 故宫博物院藏) 绿玉斗无需赘述,四方形绿玉茶杯而已。此物贵重却无繁饰,方是孤傲高贵的妙玉常用之物。

(彩袖殷勤捧玉钟~) 原文:……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 “鬼脸青”是俗语,是指暗青色瓷器,笔者认为可能和豆青、粉青差不多,并且带有窑变。

(粉青大圆洗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事下回分解!

红楼大观---《红楼梦》器具服饰评析之盛具篇(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