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冬奥6
在冬奥会里,有很多咱们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项目,比如说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什么的。但是有一些可能您并不太了解的项目。今天咱就来聊一聊这个,对我们来说可能是冷门的项目——北欧两项。其实想知道北欧两项是什么?有个特别简单的记忆法:123。唯一男子参赛、两个比赛项目、三块奥运金牌。北欧两项是冬奥会所有参赛项目中唯一一个只设男子比赛的项目,运动员要参加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两个比赛,比赛将在一天内完成,首先进行的是跳台滑雪,根据名次确定越野比赛的出发顺序,越野滑雪最先通过终点的选手将获胜。北京冬奥会,北欧两项,一共设置3个项目:个人标准台+10公里越野滑雪、个人大跳台+10公里越野滑雪、团体大跳台+4×5公里越野滑雪接力。跳台滑雪每一次的跳跃,会在10秒内完成,运动员的飞行高度距离雪道不会高于3米,每位运动员只有一次跳跃的机会,得分由飞行姿势分与距离分组成。北京冬奥会标准台从台端到K点的距离是95米,大跳台125米。运动员在K点将获得60分,标准台落地每短于1米扣2分,大跳台扣1.8分,反之同理。姿势分根据动作的准确性、稳定性等因素进行评判,满分是60分。为了在飞行中获得更快的速度,并且减少重力的影响,跳台滑雪要求运动员的体重,不能太重。但是与之相反的越野滑雪要求选手身体力量和肌肉力量等方面都要有足够的储备,因此北欧两项的选手们必须保证一个均衡的身体素质。越野滑雪的时候运动员在上坡时,一般会采用V字形技术,也就是说滑雪板呈V形姿势。滑雪板的内刃向外蹬动发力,赛道越陡,雪板的V形开口越大,雪仗要插在滑雪板后侧雪里,以防止向后滑动。下坡时,滑降是最简单、速度最快的动作。较低的屈膝姿势有助于减少阻力并加快滑行速度,肘部处于向前位置并舒适地方在膝盖之间,雪仗要夹在身体内侧,并保持向后的方向。说到这您可能就会问了:“北欧两项为什么不设女子比赛项目?"一个字:难;两个字:太难;三个字:非常难。北欧两项原本是为了找到全能的冬季运动员而进行的选拔赛,之后成为了一项独立的赛事。跳台滑雪注重的是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及腿部肌肉的爆发力。运动员需要保持较轻的体重,才有利于飞行更远的距离。而越野滑雪则注重有氧耐力,并且上肢和腿部都要有强大的肌肉群,来支撑运动员的比赛。如果你在训练当中太过于专注其中一项的训练,那么就很难在另一个项目中保持优势,因此要在这两个项目中找到平衡点。运动员要想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训练方式需要去花几年的时间去摸索;当你专注与大量的越野滑雪训练时,就可能会因为自己身体肌肉过多影响跳台滑雪的发挥。与此同时,选手还必须掌握跳台滑雪的各项技术,比如北欧两项运动员在夏季训练时,每天要训练5小时,训练季当中要完成100小时力量训练,1000—2000公里的自行车训练,2000—3000公里的陆地滑行,以及进400次的跳台训练。一般来说60%的时间来练习耐力,15%的时间来练习跳台滑雪,25%的时间进行特定技术的训练。我身后就是北欧两项跳台滑雪的比赛赛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雪如意。跳台滑雪时,运动员从固定的位置开始滑行,这个位置叫做出发门,出发门的设置根据裁判的情况以及风力大小来进行适当调整,使得助滑坡距离增加或者减少。大跳台的助滑坡在100米以上,标准套的助滑坡在75到99米之间。选手在助滑时身体下蹲,上身前倾保持流线型,从而降低空气阻力。跳台滑雪起跳是关键,而且正确有力的起跳可以增加飞行距离。运动员的起跳姿势、体重以及助滑速度都会影响起跳质量。助滑台不管是大跳台还是标准台都可以达到90公里/小时,起跳时,运动员达到最快速度,并且以最佳姿势飞向空中。角度、时机、流畅性等因素,必须准确把握,使得助滑速度完美转换到飞行当中。在飞行动作的第一秒,因为动作的转换,运动员会失去一些速度,不过之后在重力的影响下,速度又会加快,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落地。在下降过程中运动员要在最高速度下进行着陆,落地时运动员要保持直立,膝盖和臀部会承受着2—3倍重力的冲击。选手落地的时候一般会采用泰勒马克姿势,也就是说一个滑雪板比另一个更向前的姿势,这种落地方式可以让落地一瞬间获得更远的距离。泰勒马克是挪威一个地名。早起跳台滑雪的运动员由于雪鞋的后背较低,必须用两脚前后落地的方式来保持平衡,后来大家发现这种落地方式可以让选手获得最佳的落地效果。北京冬奥会,北欧两项运动员在比赛越野滑雪时,通过前脚过线来裁定,无论你以何种姿势冲线均为有效。团体赛每队由4名运动员组成,首先在大跳台上完成比赛,按照国家地区名称的排名,四名选手轮换完成,四人跳台滑雪相加为跳台滑雪总分。在越野滑雪接力时选手用手拍打队友身体任一部位均为交接完成,最终首先冲线的队伍获得冠军。说完了这个项目,我们再来说说这个项目有关的一些小知识。由于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评判方式:跳台滑雪依据的是姿势分+距离分,而越野滑雪则是以用时来分出胜负。在1988年冬奥会前,裁判需要用几个小时来确定最终的获胜者是谁。因为选手们在越野比赛的时候同时出发,所以裁判要将这两个项目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判。挪威的北欧两项选手甘德森,曾经参加过1960年冬奥会,后来他成为了越野滑雪联合会技术官员,它采用将跳台滑雪的成绩越野滑雪的出发时间。即采用干德森规则:个人赛跳台滑雪成绩每落后一分,就在越野滑雪比赛中晚出发4秒;团体赛跳台滑雪每落后一分,越野滑雪晚出发1.33秒,不过为了利于计算,采用了四舍五入的计算方式。索契北欧两项的团体比赛挪威队志在夺冠。在先进行的跳台滑雪比赛中,德国队以481.7分排名第一,奥地利队总分为476.3分,折算成越野滑雪时间,落后德国队7秒出发,而挪威队的总分是462.8分,落后德国队25秒出发。4×5公里越野滑雪比赛晚出发25秒的挪威队在第二棒的时候就实现了反超,并将第一名的优势保持到最后。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挪威名将的格拉巴克和德国选手里塞勒,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格拉巴克以领先一个身位的优势率先撞线。挪威队夺得冠军,德国队获得亚军,奥地利队名列第三。场地熟悉了,规则了解了,下面咱们来说一首器材。说到器材,北欧两项也是独一份,为什么呢?因为它要比两个完全不同的项目啊!所以需要两个完全不一样的雪板,跳台滑板是冬奥会项目中使用的最宽和最长的滑雪板,长度一般是运动员身高的1.4倍,大概在2.3米到2.7米左右,宽度不超过11.5厘米,跳台滑雪队滑雪服的要求非常严格,厚度最大不能超过6毫米,最薄不能低于4毫米,之所以限制服装的厚度,是因为过厚的衣服,会增加空中飞行的时间。而越野滑雪的雪服并没有厚度的要求,滑雪板与跳台滑雪滑雪板相比窄而短。由于北欧两项的越野滑雪,并没有规定采用哪种姿势滑行,所以从自由式滑行普及之后,选手都会采用自由式的滑行技术。所以北欧两项的比赛不像是其他的比赛,比如由同样有两个项目组成的冬季两项,就是越野滑雪和射击交替进行,它是连续不中断的,而北欧两项通常分为两天的比赛,第一天是跳台滑雪比赛,第二天是越野滑雪比赛,他中间得换装备啊!这次的北京冬奥会,虽然中间没有隔天,但也给运动员们留出了两到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可以充分准备越野滑雪比赛。尽管北欧两项是运动员是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两种技术两种能力的综合比拼,但在采用了甘德森规则之后,冠军由越野滑雪的成绩直接决出,所以凭借超强的越野滑雪能力,在北欧两项赛场上成功逆转的例子也有不少。2018年平昌冬奥会,北欧两项标准台+1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中,最终夺冠的德国选手弗伦泽尔,跳台滑雪成绩仅排名第五,越野滑雪落后跳台滑雪成绩第一名,奥地利选手里赫尔36秒出发,亚军选手日本选手渡部晓斗,跳台滑雪成绩排名第三,季军奥地利选手克莱普菲尔,跳台滑雪成绩排名第四。虽然这项运动大家都不太熟悉,可是比赛的场面肯定不会陌生,毕竟各种大片里只要一有雪地的追逐就一定会有北欧两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