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硕考研知识点 | 货币政策含义与内容及目标
一、货币政策含义与内容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中央银行在追求可维持的实际产出增长、高就业和物价稳定时所采取的用以影响货币和其他金融环境的措施。通俗一点,也可以说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
货币政策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政策目标;
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
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从确定目标,运用工具,到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还存在着一些作用环节,其中主要有中介指标和政策传导机制等。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有所不同,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多有调整。总的来说,货币政策的目标可以分为两种:
(一)单目标
单目标主要是指货币政策有一个明确突出的目标:稳定币值或稳定物价
“稳定币值”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稳定对内的币值,也即稳定物价;稳定对外的币值,也即稳定外汇汇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稳定币值。
(二)多目标
多目标是指货币政策有追求多项目标,这些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显然,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
2007年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指出,我国货币政策要坚持多目标,并强调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发展来不断解决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要兼顾多个重要经济参数变量。
2014年5月,周小川提出货币政策六目标表述,即低通胀、适度增长、适度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