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器免成,大器晚成,都是同义词

2023-02-23 19:19 作者:冬瓜豆腐麻婆豆腐  | 我要投稿

老子讲述了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供人沿袭他的思路去体悟人生路,沿着他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道德经全文在围绕开篇来举例子,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让我们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那么,各种各样的命名其意义是你赋予的,只要能服务于现实,那么就是你的道,这是人方面的。 他还论述了天道,大道无为,举了几个例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庞大的器皿可以遮掩里面盛装的东西,巨大嘈杂声响可以掩盖交流的声音,庞大的物像本身就能掩盖它的形状,就像这几个例子一样,道,由于其庞大无比,因而无法给它命名。 记住,名字意义是人赋予的,而使得百姓知道名字意义才能让百姓做出相应的行为,即令百姓有概念,无掉野性(无这个字原始意思有掩盖的意思),这是孔子后来做的事,立名字,立规范,让人们效仿,效仿多了就自然而然去乱,天道就因其特性而不可言说。 ——————分割线—————— 虽然网络上没这个意思,但是我觉得这是最接近原始的解读。 挽尊,挽留,大器晚成,按遮掩来理解,挽,免,晚,在古代,是通用的,表示留下一点点东西。 留下一点点力气,指勉强。 留下一“点”,指形容奔跑迅速到只能看到一“点“的动物,兔子。 太阳还留下一点点,指傍晚。 留下一点点尊严,指挽尊。 留下一点点盛装的东西,指挽盛装的东西,“倚靠着大大的器皿看到一点点内容物”,这一形象,和日落差不多,晚,太阳下山还剩下一点点的样子。这样一来,更形象。 留下一点点,指挽留。 留下一点点礼仪就好了,指免礼。 个人认为,这里的几句话应当理解为人在面对庞大东西的时候,它的庞大会把这个东西的特征掩盖掉,颇有身在庐山不知真面目的意思,不是成不成器材的意思。 即第三个字做动词来用,庞大的物件器皿鼎的时候,它会遮掩掉盛装着的东西。 免礼,不需要行礼,免成,以此类推,不需要知道形成的过程。 也就是,第三个字我更倾向于是:不需要知道,掩盖掉。 另外,从个人白话来看,曼字与挽、免和晚,几乎同音,在那个年代曼是免同源字的通假字也不是不可能。 成,可能通假字盛,盛装,盛装的东西,器皿的庞大会把盛装的东西掩盖掉 这几句是用来表达,客观世界道的本质其庞大本身,就可以阻止我们认识到道的本质。 联系上下文来看,这几句话是在阐述一个事实,世界的道,它的庞大就可以让它不可被言说,不可被描述。 也就是,与其说是“篡改“,我觉得倒不如更加优化版本而已。 毕竟语言流变现象一直存在,一段时间可能就换个词了。 所以,它们是同义词。 一碗见底的饭就知道这种图景很像日落的还剩一点点的太阳的样子了。 免,挽,晚,兔,勉,等等这些字是同源字,都曾经是留下一点点东西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的前提是,看过全文,前些日子我去抄了一把,反正五千字都不多,抄着看看,然后就发现,意思不对劲了,有些句子是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意思的,所以,我们现在社会上理解的那个大器晚成,很可能是派生或者延伸了的意思,用来表达拥有该特点的人的经历,亦或者,日常用语作安慰用的时候其“留下一点点”意思脱落,更换成时间属性”。 可事实上,人是一种需要被教育的动物,不然就不存在狼孩了,必须得学习,才能成社会的才,学的快而多,那就是成啊,这哪是早晚的锅,表达与原文,就像万人空巷这种高中病句在日常生活常见到我都怀疑不久后就是有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赶脚了。 然后就是,开篇点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属于,让大伙别纠结字词句篇的意思了(包括我),符合且适合自己的道理才是自己的道理。 接下来君子不器是同时代的词,那么语法路径相同,指的是即使外界再怎么庞杂也无法遮掩住君子的存在,颇有安慰君子们总有出头之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意味。 庞大器皿可以掩盖盛装的东西,而庞杂的外界遮掩不住君子。 大智若愚,指的是极度优秀的智慧可以遮掩愚笨。毕竟没有说是上智若愚。 同理,大巧若拙,指的是极度巧妙可以掩盖住拙劣,也就是,瑕不掩瑜。 大白若辱,指的是清白无比可以掩盖小小的辱没,或者说,光明磊落就不用怕侮辱(相当于正面到一定大的程度可以遮掩受到的凌辱)。 大道无为,指的是道庞大无比的本身就可以掩盖住它的作为。意思更接近于润物细无声。 大制无割,指的是作品的究极宏大可以掩盖它的割制痕迹。 反正,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但是真要按老子开篇说的,我们任意一个人赋予意义都行。 悟道是后来人寻思老子说的道是什么鬼东西的时候给的形容词,因为他压根没解释,写完就扬长而去了,而那个年代能看得懂这五千字的寥寥无几,所以都在问这个道是啥玩意。 故而悟道后继续执着于名就大可不必了。 咋说呢,那时候的问道悟道就类似于现在问相对论量子力学弦论都在说的嘛玩意一样。 基于一般理性思维去还原一下它的面貌,因为很显然的是,按照我这个解读才算补齐缺失的字符信息传承(尽管意思已经传达领悟,但还是想补齐字符本来的逻辑),不然就太可惜了点。 当然的是,我貌似之前从别的博主那里看过了的,图文并茂,由于那个博主提点说让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词语去替代表达原本语法下的大道无为意思就好了,也提到原本的双关语、互文之类修辞手法下,很有可能是后来人为了服务于现实而取了单一方向的意思来定义下来,才导致的意思变迁,别太在意更没更换,所以我也忘了,但是看到网络上竟然都没有提到这个解读,又顿时觉得可惜。 咋说呢,有点像是错误用法、病句多了也就是正确的了(非贬义),就像之前高中拼音题目那样,说的人多了,原本的样子就无关紧要了。

大器免成,大器晚成,都是同义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