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大师小木曽(IC篇4)
第一次PK
雪菜加入轻音乐同好会后,春希为了能够成功演出,不得不去邀请隔壁第二音乐室的主人,各种意外后,春希知道了隔壁的主人就是和纱,然后因为翻墙和和纱一起被班主任和诹访教导主任训话。
在训话完后,春希跟和纱在楼廊上对话,此时雪菜出现,雪菜与和纱的第一次PK由此展开。
1、春希翻墙因为是在当天放学后,雪菜早就回家了,而这么大的事情在校内肯定会传的沸沸扬扬,所以第二天雪菜大概率是第一时间知道这件事,而她必然会找武也了解详细情况(后面雪菜的对话也说明是从武也那里知道的情况),问题是武也会说什么?
只要说到隔壁,钢琴,女生这三个关键字,就足以让雪菜警觉——雪菜天台唱歌的那天,正是隔壁的钢琴一直在配合春希的吉他,而这个配合春希吉他的人一旦是女生,以雪菜的机灵,必然会觉察到此人极有可能对春希有意,所以她必须第一时间来会会这个女生。
2、雪菜出现后直接与春希亲密接触,同时,“她不时偷瞄旁边的动作,算是萌点吗?”
雪菜超乎常态的亲密举动,并且偷瞄旁边(实际上就是和纱),在我看来就是对和纱进行试探。
3、春希:我在这个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到。不管是小木曾出现的时机十分绝妙的事,还有冬马的表情因此变得更加微妙的事。
而且之前雪菜问了一句:(冬马是)你朋友?
第一、如果从武也那里打听的消息,个人认为能打听到春希跟隔壁女孩被叫去训话了,不然雪菜也不会那么恰到好处的出现在春希和纱回教室的路上;那么,雪菜肯定知道和纱的身份,为何多此一问?
第二、雪菜是非常在乎周围人的看法的,这时候跟春希在和纱面前秀恩爱,个人认为除了想要试探外没有其他可能,而结果也出来了——冬马的表情因此变得更加微妙,基本可以让雪菜确认,和纱对春希是有意思的。

试探
春希就轻音乐同好会根本就没人却邀请雪菜加入,更害的雪菜辞掉工作向雪菜道歉,雪菜表示这些事没什么,就这么算了吧。
但是,春希的内心独白有这么一句话:嘴上这么说,可这种奇妙的压迫感是什么呢?
并且春希还认为,虽然没见过雪菜生气,但是觉得如果雪菜生气就是这样的态度。
让我们再回头去看雪菜说过的话,有这么一句:还有什么在意的事吗?
在这里我继续之前的假设,雪菜认为春希在追求自己,而且对春希道歉的事本身并不在意,只能说明她生气或者在意的另有其事,那这事到底是什么?
很简单,当在追求或者交往的时候,一般最在意的,都是对方跟其他异性的接触情况,所以雪菜在这里生气的,只能是春希一直没抓住要点,没主动交代和纱的事,甚至为了邀请和纱,还要把雪菜的秘密透露给和纱听。
而对于有竞争者的情况下,第一反应都是要让对方远离竞争者,所以看雪菜接下去的表现:
首先是抱怨:“那个时候,我根本没能想到居然还附加着如此特殊的条件啊…”
其实是暗示和纱不容易邀请:”冬马同学,似乎很难劝服吧?“
然后是确认:“…冬马同学对你来说,是如此的必不可缺的吗?”
最后是直指问题核心:“还是说…那个是,只属于冬马和北原君,两个人之间的…”
但是事与愿违,在各种暗示春希放弃邀请和纱的对话下,却引出了春希跟和纱一早就有交流的情报。
而在春希喋喋不休的说起和纱的事,忽略了雪菜的感受后,雪菜得出如下结论:
“我在想,北原君你和女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像这样,说着其他女孩子的话题呢”
更得到春希的承认,“平时不怎么和女孩子聊这些的。能说上话的,差不多也就依绪”
在发现春希跟和纱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后(春希对和纱也抱有一定程度的好感),雪菜顺水推舟地改变战术,同意春希将自己的事情告诉和纱:
第一,春希已经将自己跟和纱的事告诉雪菜,作为回报,将自己的事告诉和纱也是应该的;
第二,因为春希对自己不喜欢春希的这种做法没有自觉,所以要确认春希是不是对和纱也没有这方面的自觉,从而得出在春希心中,自己的地位不比和纱低的结论;
第三,因为自己对春希已经产生好感,不喜欢春希这样的做法,那么对春希有好感的和纱肯定也不喜欢这样的做法,从而可以得出确切的和纱喜欢春希的结论;
第四,和纱的脾气比较直接,所以如果春希做了和纱不喜欢的事,和纱是肯定会拒绝的,这样子可以在春希心目中给和纱降分;
第五,因为春希看上去没有恋爱经验,连自己的很多暗示都看不出来,那么不如自己主动出击去彻底击败和纱。

计画通?
春希果然在和纱面前大谈雪菜的事,打翻了和纱的醋罐子,不出预料地被赶了出来,第二次邀请和纱以失败告终。
随后,春希将结果告诉雪菜,雪菜说:“果然如此呢”
那么还是从两个方面分析这句话:
1、雪菜正如她所说的,对和纱的反应能有100%的掌握,而且雪菜这时候已经对春希产生好感,那为何还要春希去做这样的无用功?因为这不是为了春希好,如果还不为了自己好就说不过去了;
2、雪菜只能大概猜到和纱会有这样的反应,让春希去做这样的无用功恰恰可以确认两个事实,第一是和纱喜欢春希,第二是春希对感情很迟钝,从而在她之后单独接触和纱的时候能够掌握主动权。
个人认为第二种情况更有可能,这还是雪菜在试探春希周边的人际关系,从而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