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出上联“一人一碗一口锅”,秀才巧对下联,寡妇羞红脸嫁良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宋
寡妇出上联“一人一碗一口锅”,秀才巧对下联,寡妇羞红脸嫁良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宋朝时期,当时的对联文化已经深入到了平头老百姓家里。对联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学载体,它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对联通常短小精悍,除去对账工整的同时,对平仄也有很高的讲究,所以说没有点墨水还真就对不出来。
所以说当时官府也酷爱用对联来考察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学,甚至于一些富商家选亲也会专门用对联形式来筛选掉不少浑水摸鱼之辈。
很多富家小姐的如意郎君都是从对对联里捞出来的,一时间成为一段佳话。
当时宋朝虽然开放了海外贸易,培养并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但毕竟很多书香门第和官家子弟还是遵循着旧制,这些达官贵人自诩清流人士,不与那些铜臭味满身的商贾之户有过多交集。
这也就让富商只能从一些贫穷的才子里,寻找自己的上门女婿。
当时宋朝就有一位小姐不愿出嫁,但是家里人强迫得紧,于是写了个对联贴出来:一人一碗一口锅。
这位小姐是写的相当直白,并且对富商保证:“要是有人真的能对出我这个上联,女儿一定会嫁的。”
富商则是急的抓耳挠腮:“我的小心肝哦,你这写的真的有下联吗?”
女子点点头说:“父亲放心,有缘人自会对出来的。”富商无奈的命人张贴到了家门口,并且告知了大众:“若有能对出小女上联者,可娶小女为妻!”
有不少人冲着富商的财产而来,五花八门的答案更是应有尽有。
尽管富商女儿的题目看似十分简单,在讲着平日里的饮食,但是真正想要做到对称意思统一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于是在这个对联出了一周之后,依旧没有小姐想要的答案。
富商再三规劝小姐,要不然就放低一点要求寻觅一个良人。
小姐指着一个乱七八糟的下联坦言道:“粗俗,太粗俗了,这样的人女儿宁可不嫁!”
这件事一时间也成为了才子佳人们饭后谈资的事情,他们都在拼命证明自己,然而小姐一个都没看上。
结果正巧,有一位秀才路过此地,听闻有富商正在对联招亲,便好奇想要去询问一番。
当秀才得知了上联内容的时候,赞叹道:“不愧是有才女之称的人,这上联写的真不错。”这时候有人就说:“你觉得那么好,你倒是对一个呀!”
秀才略一思索,便把下联写在了纸上,托府里下人给了小姐。府外闲言杂语不绝于耳,大家都以为这个下人去了那么长时间,多半这个秀才就要失策了。
没想到下人回来以后,直接恭恭敬敬的把秀才请进了府里:“我们小姐有请新姑爷!”
秀才顶着一片羡慕之声,踏入了富商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