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如何扭转安史之乱?太子李亨突然称帝起到什么作用?(二)
所以在这个时刻必须树立改信的大气,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希望。带着这种想法,双方之间进行多次的沟通,其实李亨何尝不想当皇帝,李亨本来排行老三,按理说皇位是轮不到他的,没想到大唐王朝的皇位就是这么诡异,经常是老大明明已经立了太子了就会被不断地拿掉,因为各种事情,老大、老二都倒了只有老三留下来了即了太子位。
但是他即了太子位之后朝中掌握大权的是李林甫,对他一直是进行打压,更重要的是父皇既维护他太子的地位,又不断的打压他的威风,表示我的存在感,这种感觉让他太难受了。现在我终于有机会了,我要自立当皇帝,但是他也在犹豫,如果我当了这个皇帝之后,我父皇会不会正式认同我?其他的大臣真是像他们讲的都会听我的话?自立皇帝之后,下一步我该怎么走?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一个非常焦灼的情况,太子李亨在这思前想后,杜鸿渐他们实在挺不住了,他带着魏少游、崔一,加上李涵等一大批人一共劝谏了五次,不断的跟他讲,你现在必须要称帝,在历史上也有人讲你说杜鸿渐这伙人是不是觉得他们拥立了皇帝,自己就有荣华富贵了,如果你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一种可能性。
但是在那个情况下,安史之乱,两京陷落,整个天下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确定,你现在仅仅是为了荣华富贵,敢雍立李亨这也是了不起的举措。而且这些人确确实实也表现出了对整个大唐王朝的忠心耿耿。就在这样一个非常时刻太子李亨接受了群臣的劝谏正是自立为皇帝,但是这就出现问题了,唐玄宗那边还没退位,你怎么处理唐玄宗?太子李亨怎么办?
在正式继位之后专门派人发了一道函送给成都的唐玄宗,明确的说我现在已经即皇帝位了您现在已经是太上皇至尊了,我把这事儿通报您一下。李隆基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内心当中也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打击,再加上马嵬驿政变之后,他的内心当中雄心壮志已经大打消磨了,把皇位交给儿子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至少不用再扛着这个国家继续往前走了,你可以歇一歇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毕竟执政这么多年了,离开权力之后,我下一步怎么办?他也在不断的进行思想斗争,而且唐玄宗已经深刻的感受到,除了身边这些亲信之外,好多大臣对他是颇有怨言的,而且自己的威望也不如当年了,在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之下,李隆基表现的也非常矛盾。
一方面他也承认李亨自立为皇帝事情已经是既定事实了,我承认我现在是太上皇,而且他还专门跟高力士讲,你看看我儿子李亨继位之后把自己的年号改成叫智德,看来他还是把德行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个孩子还是不错的,所以大唐的未来还是很美好的。结果高力士在旁边一点儿不给他面子,长安和洛阳两京都落在叛军手里,你值得这样?什么都没确定你还有什么可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