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MCU的《蜘蛛侠:纵横宇宙》,到底有多精彩?
《蜘蛛侠:纵横宇宙》(以下简称《纵横宇宙》)来了。这部筹备2年、制作3年的续作要实现创新,意味着要在叙事和视觉两个方面超越前作《蜘蛛侠:平行宇宙》(以下简称《平行宇宙》)。在影片正式上映前两天,《纵横宇宙》就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启小规模点映活动,ACGx也参与了其中一场重庆本地的点映活动,本文就从视觉表现和故事两个方面简单谈谈这部新作。为了不影响各位观看,本文不作剧透。
艺术风格和美术理念升级的 “蜘蛛侠宇宙”
在说《纵横宇宙》之前,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平行宇宙》的艺术特点——2个字总结,即大胆。

这种大胆,一方面是指动画借助各种技术方面去再现漫画的特点,比如在画面中直接套用漫画的分镜框叙事、漫画的对话气泡和拟声词;用抽帧产生的些许定点感去模仿快速翻漫画时产生的观感,同时保留每一帧的清晰度;利用三渲二技术很好地还原了漫画人物的手绘线条;特意用色彩偏移产生类似漫画胶板印刷的效果。这些“不完美”的画面感,让无数蜘蛛侠的粉丝在看这部动画电影时仿佛在看一部“动起来的漫画”。

另一种大胆,即在商业动画电影历史上少见的多种艺术风格的运用以及统一。6个不同宇宙的蜘蛛侠,实则是来自6个不同《蜘蛛侠》漫画中的主角,有着不同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为每一个不同背景的蜘蛛侠都设计了还原原作漫画设定的视觉风格,或朋克风、或卡通感、或日式动画风。另外,契合不同的角色和情节,大量场景使用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彼此之间既有强烈的视觉对比,又能达成整体的统一。
以《平行宇宙》树立下的这种风格为基础,续作打造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蜘蛛侠宇宙”。
内容行业里的“宇宙”,其本质是把具有独立叙事的不同系列作品中的角色,纳入到统一世界观设定的体系中,使得各个角色产生叙事上的联系,“蜘蛛侠宇宙”也是如此。除了前作登场的迈尔斯、格温和中年版彼得·帕克外,各个时期《蜘蛛侠》漫画中超过200位蜘蛛侠也悉数登场。


在延续《平行宇宙》贴近漫画风格创作基调的同时,《纵横宇宙》依然为这200多名不同背景的蜘蛛侠设计了还原漫画设定的视觉风格。在预告片就有特写镜头的蜘蛛侠2099、初代女蜘蛛侠杰西卡·德鲁、朋克蜘蛛侠、印度蜘蛛侠、极客蜘蛛侠的亮相就已经够让人惊艳,《纵横宇宙》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打造的6个平行宇宙画风,契合人物的成长背景和彼时的心境,让观众通过不同的风格背景感知角色的情感,这就是《纵横宇宙》在美术理念方面的另一大创新。

比如电影中格温的家,使用类似印象派水彩画风格绘制,并且使用了视觉调色板来反映格温的情绪变化。

在印度蜘蛛侠生活的平行世界中,用大片色块涂刷背景加密集的线条细节来打造鳞次栉比的印度城市。
